南海各國提升實力,反制中國擴權

論壇成員
全球超過兩成的海運貿易皆經由南海通行。 南海資源豐富,不僅是東南亞近 20 億人口賴以維生的漁場,其尚未開發的海底也被認為蘊藏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
中國非法聲稱擁有這條關鍵水道近乎全域的主權,不僅無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賦予沿海國家自其領海起向外延伸 200 海里的專屬經濟海域,也無視 2016 年國際仲裁庭否定北京當局片面主張的裁決。
位於吉隆坡的東亞國際關係核心小組(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ucus)高級研究員胡秋萍(Hoo Chiew Ping)表示,在諸多對北京當局主張提出異議的國家中,馬來西亞經常「被誤解為明顯對中國採取綏靖態度,尤其是在南海議題上」。 胡秋萍在 2025 年 6 月中旬第 15 屆南海會議(South China Sea Conference)中坦言,馬來西亞在面對中國擴權行為時,確實比其他聲索國更為安靜。該會議由位於華盛頓的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主辦。 例如,菲律賓是以「堅定透明」(assertive transparency)策略,對抗中國共產黨的脅迫。
面對北京當局無端聲稱馬來西亞在南海從事的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侵犯中國領土,馬來西亞則採取較為「低調」的方式,因應中國共產黨在南海的脅迫行為。 胡秋萍指出,這種做法「並不代表我們對實際發生在現場、海上、我國領海及專屬經濟海域內的情況視而不見」。
吉隆坡當局正透過新建海軍與空軍基地,強化空域與海域意識相關部署,並提升軍事能力。 胡秋萍指出,馬來西亞武裝部隊與美國空軍、陸軍、海軍及特種作戰部隊進行聯合訓練,並與澳洲、法國、南韓等國舉行軍事演習。 她表示,馬來西亞海岸防衛隊除了與日本部隊進行聯合訓練外,也在「整個南海地區,從東到西」執行演訓與任務。
菲律賓也正加速國防現代化,並強化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同時持續揭露北京當局在南海的侵略行徑。 菲律賓大學海洋事務與海洋法研究所(Institute for Maritime Affairs and Law of the Sea)高級研究員賈桂琳・艾斯佩妮亞(Jacqueline Espenilla)於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南海會議中表示,中國除騷擾菲律賓漁民、海上執法巡邏隊與海軍例行行動外,近期更在南海上空以危險操作威脅菲律賓飛行員與軍機的安全。

照片來源:菲律賓海巡署/美聯社
艾斯佩妮亞表示,曾提起國際仲裁並成功推翻中國對南海主權主張的馬尼拉當局,目前正考慮再次對中國提起訴訟,此次可能是針對其在南海造成的環境破壞。
與此同時,分析師指出,中國共產黨在南海取得的進展,皆未能有效管理鞏固。 「中國在南海部署了大量海巡船艦⋯⋯但仍無法真正阻止東南亞各國在該海域進行經濟活動。」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旗下「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副主任哈里森・普雷塔(Harrison Prétat)表示。
美國、盟友及合作夥伴會協助維持區域穩定,美國「國家安全與外交事務中心」(Center for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Affairs)主任克莉絲塔・維根(Krista Wiegand)補充道。 「這些行動主要包含美國、日本、澳洲的承諾⋯⋯以及南海聲索國的參與,特別是菲律賓,另外還有印尼、馬來西亞與越南。」她說。
「各方皆持續強調尊重國際法,並維護航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