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戰力強化菲律賓安全與主權

論壇成員
2025 年 5 月,菲律賓海軍慶祝建軍 127 週年之際,首艘導彈巡防艦正式服役,並展示由美國提供的無人水面載具(USV)。 這場戰力展示突顯了馬尼拉當局與印太盟友及夥伴之間日益深化的防衛合作。
菲律賓總統小斐迪南・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於蘇比克海軍作戰基地(Naval Operating Base Subic)主持「米格爾・馬爾瓦號」(BRP Miguel Malvar)服役儀式,該戰艦為菲國現役最強大的水面作戰艦艇,也是首艘配備垂直發射系統的軍艦。 這艘軍艦由南韓現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建造並交付,第二艘巡防艦預計將於 2025 年稍晚運抵。 南韓先前曾捐贈一艘護衛艦,以強化菲律賓的反潛與反水面作戰能力。分析師指出,至 2028 年,菲律賓海軍預計將自南韓廠商取得至少 12 艘艦艇,類型涵蓋近海巡邏艦艇至現代化軍艦。
影片來源: MALIA SPARKS 下士/美國海軍陸戰隊
據《美國海軍學會》(U.S. Naval Institute,USNI)報導,菲律賓海軍在週年紀念活動中也展示了兩艘美國製的無人水面載具。 美方官員於 2024 年底表示,美國已提供菲律賓五艘此類型艦艇,以強化其捍衛主權與在南海專屬經濟海域(EEZ)行動的能力。 2025 年,美國特種部隊(U.S. Special Forces)持續在菲律賓進行訓練,並於「肩並肩」(Balikatan)聯合演習中操作無人水面載具。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於 3 月出訪馬尼拉時表示,這項合作提升了「美菲部隊的操作互通性與戰備能力,使雙方能在印太作戰環境中運用最先進的軍事戰力」。
澳洲、日本、菲律賓與美國皆參與了 2025 年的「肩並肩」聯合軍演。 此次演習地點涵括呂宋海峽與南海等區域,中國對這些海域的武斷領土主張與挑釁行為使緊張局勢持續升級。 中國聲稱擁有幾乎整個南海的主權,包括部分他國專屬經濟海域,並持續以海警與海上民兵船隻騷擾在這些海域活動的菲律賓漁民、軍方與執法人員。 此外,中國也聲稱擁有臺灣主權,並威脅以武力侵犯這個民主治理的島嶼。 若因此爆發衝突,戰火恐將波及臺灣與菲律賓之間的關鍵咽喉點 ─:呂宋海峽。
美軍的無人海軍陸戰遠征隊艦艇攔截系統(Navy-Marine Expeditionary Ship Interdiction System,NMESIS)於「肩並肩」聯合軍演期間部署至菲律賓最北端的巴丹群島,並於 5 月再度參與「海上戰士合作」(Kamandag)演習。 該演習名稱源自他加祿語(Tagalog)「Kaagapay Ng Mga Mandirigma Ng Dagat」,意為「海上戰士合作」。 本次美軍在這條具戰略意義的島鏈部署 NMESIS 反艦系統,也是首次於呂宋海峽部署反艦飛彈。
美國計畫升級一處位於菲律賓巴拉望(Palawan)省西岸的南海軍事基地。 據《美國海軍學會》報導,馬尼拉當局預計將獲得約 3,200 萬至 1 億 6,000 萬新台幣(100 萬至 500 萬美元),用於整修牡蠣灣(Oyster Bay)海軍支隊的基礎設施。 整建項目包括安裝一具可搬運長達 7 公尺艦艇的起重設備、整修船艇滑道,並增設多功能空間。 馬尼拉當局定期使用該基地,反制中國的非法海上主權聲索。
「在一系列美國資助菲律賓群島推動國防基礎建設的項目中,牡蠣灣建設計畫是最新的一項。」《美國海軍學會》指出。 「相較於過去多半被納入 2014 年《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架構下的建設案,這些計畫位於該協議所涵蓋的九處地點之外,且更接近南海及呂宋海峽等潛在衝突爆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