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帕森(Peter Parson)
隨著地緣政治挑戰日益加劇,澳洲越來越常利用其對太平洋漁業的支持來加強區域穩定。 透過軍事監視行動、技術援助和發展資金等多種方式,坎培拉當局為太平洋島嶼地區的經濟韌性和海上安全做出了貢獻。太平洋島嶼地區的生計、主權和永續性與海洋水域息息相關。
澳洲作法的核心是長期支持永續漁業管理,特別是對太平洋經濟體至關重要的鮪魚。 澳洲每年向負責監督區域海洋資源管理的太平洋島國論壇漁業局(Pacific Islands Forum Fisheries Agency,FFA)捐款約 9,571 萬新臺幣(320 萬美元)。 這筆資金加強了對永續漁業至關重要的執法、資料收集和科學評估。
「透過關注漁業和災害應變等非傳統海洋問題,澳洲正在對該地區戰略緊張局勢進行風險分散,並與鄰國建立務實合作。」駐雪梨政策分析師劉雲康(Yunkang Liu,音譯)向《論壇》表示。
據澳洲國防部稱,除了外交和經濟發展方面的努力外,澳洲國防軍(ADF)還透過「索拉尼亞行動」(Operation Solania)支持太平洋海上監視。 這項任務是四方國防協調小組(Quadrilateral Defence Coordination Group)所主導多國行動的一部分,該小組由澳洲、法國、紐西蘭和美國組成,其行動包括「島嶼酋長」(Island Chief)、「庫魯庫魯」(Kurukuru)和「海洋信仰」(Tui Moana)等聯合行動。
這些行動針對的是非法、瞞報及無管制(IUU)捕魚活動,此類活動對太平洋國家造成每年數億美元的損失,同時危及糧食安全和海洋生物多樣性。 根據太平洋島國論壇漁業局的報告,2024 年「庫魯庫魯」行動範圍覆蓋超過 2,100 萬平方公里的水域,發現了 8 艘有重要關聯的船隻,並在海上和港口進行了 89 次登檢。
澳洲國防部表示,「索拉尼亞行動」於 2016 年啟動,在打擊非法、瞞報及無管制捕魚、保護海洋環境和促進區域魚類資源的長期永續性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澳洲國防軍的資產,包括澳洲皇家空軍 C-27J「斯巴達人」(Spartans)和 KA350「空中國王」(King Air)飛機,已被部署巡邏廣闊的專屬經濟區,有時每次任務的覆蓋範圍可達三萬平方海里。 這些巡邏隊與當地海事部門協調,收集船隻活動的影像和情報,並與太平洋島國論壇漁業局共享資料,以便採取執法行動。
「索拉尼亞行動」不僅僅是一系列軍事演習。 澳洲國防部表示,這體現了該國為結合安全與發展目標所作出的努力。 澳洲承諾在 2021 年至 2025 年期間投入 1.54 億新臺幣(515 萬美元),用於擴大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和萬那杜的社區漁業管理。 這些措施旨在透過賦權社區以永續方式管理海洋資源,進而強化地方治理、糧食安全與生計。
劉雲康強調了澳洲漁業戰略的跨區域層面,向《論壇》表示:「澳洲正與東協(東南亞國家協會)積極合作,透過遵循 2022 年至 2026 年的《東南亞永續漁業計畫》(Southeast Asia Sustainable Fisheries Program),解決非法、瞞報及無管制捕魚問題。」
坎培拉也透過澳洲國際農業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等機構進行投資,促進提高漁業生產力和韌性的研究。 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有助於澳洲政府支持以社區為基礎的行動,以取得積極的發展成果,特別是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
劉雲康表示,漁業是區域合作中較無分歧的領域。 「海洋保護和永續漁業等問題提供了一個政治色彩較少的合作平台,這使得它們成為建立信任和加強地區關係的理想選擇。」他說。
劉康雲指出,澳洲在國防、發展和外交等領域的廣泛支持顯示漁業合作正成為印太戰略的核心。 隨著太平洋地區的爭端日益加劇,「索拉尼亞行動」及對永續漁業的投資等努力,正整合各國利益與區域優先事項。 這些措施旨在保護海洋資源,並加強澳洲作為值得信賴的太平洋合作夥伴的地位。
彼得.帕森(Peter Parson)位於紐西蘭漢彌頓,為本論壇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