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斯蒂・達・科斯塔(Gusty Da Costa)
印越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成為制衡中國在印太地區海上擴張的關鍵力量。 以加強防衛合作與海事協調為基礎,此夥伴關係日漸與美國的戰略努力連結,以強化國際法並對抗在爭議南海中的單方面企圖。
這項合作夥伴關係的策略性轉變於 2025 年 3 月正式確定,反映了針對中國的刻意回應:中國不斷擴張的領土主張與 2016 年國際法庭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所作出的裁決抵觸,使地區緊張局勢加劇。 「此次外交升級不僅僅是一個紀念儀式,更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政治聲明。」雅加達國防研究院戰略中心(Lemhannas Strategic Center)國防分析師馬賽魯斯・哈肯・扎雅威巴瓦(Marcellus Hakeng Jayawibawa)向《論壇》表示。 由於中國試圖在兩國的專屬經濟區(EEZ)實施脅迫行為,因此印尼、越南需採取協調一致的因應措施。
在這項調整公布以前,中國船隻持續違反國際海事法,例如在印尼和越南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內進行非法捕撈、地震勘測和海上民兵活動。 作為回應,兩國開展聯合海上巡邏、擴大軍事訓練,並進行海岸防衛隊演習,以促進技術合作並維護海上主權。
「聯合海上巡邏和擴大軍事訓練⋯⋯是南海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引發共同安全關切的具體表現。」馬賽魯斯解釋道。 這些行動旨在建立信任、協調船隻攔截作業程序並加強海上安全應變方面的協作。
2024 年 10 月,印尼和越南海岸防衛隊舉行了演習,重點關注搜救行動、防火和海上緊急應變,展示了強化後的操作互通性。
據越南國防部稱,越南防長潘文江(Phan Van Giang)將軍於 2025 年 3 月在雅加達會見印尼防長斯雅弗里 .斯雅姆索埃丁(Sjafrie Sjamsoeddin)後,敦促海上執法機構繼續開展合作,「共享訊息、共同應對新興海上議題」。
雙邊國防夥伴關係也加強了與美國一致的更廣泛地區框架。印、越都參加了由美國主導的「超級神鷹之盾」(Super Garuda Shield)等演習,並與華盛頓進行了國防對話和能力建設。 儘管並非正式的條約盟友,但兩國的行動越來越支持美國的保護航行自由及維護國際準則之目標。
「這種合作形式⋯⋯受到中國在南海的擴張性主張的影響。該主張違反了國際海洋法。」印尼國防部官員普吉.阿斯圖蒂(Pudji Astuti)向《論壇》表示。 她強調,雙方的夥伴關係包括情報交流、國防教育、戰略研究以及打擊非法捕魚和海上入侵方面的協調努力,其中許多都與中國在爭議海域的活動有關。
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這些聯合措施也突顯了東南亞國家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簡稱東協)的作用。 河內和雅加達透過東協防長會議(ASEAN Defence Ministers’ Meeting,ADMM)和東協防長擴大會議(ADMM-Plus)等論壇展示了對多邊主義的承諾。 越南支持印尼與美國共同擔任東協防長擴大會議軍事醫學專家工作小組的聯合主席。
馬賽魯斯強調,與美國的戰略目標一致並不表示集團分化,而是代表東協中等強國共同努力維護國際海洋法。 「海岸防衛隊的合作實際上增強了海上執法能力⋯⋯包括預防和起訴非法捕魚、走私和海上邊界侵犯。」他說。
馬賽魯斯認為,此次合作向主要大國傳遞了一個訊息:「加強國防和海上合作也間接符合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目標。」
古斯蒂・達・科斯塔位於印尼雅加達,為本論壇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