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 (NEA)武器擴散

北韓軍艦下水事故暴露軍事弱點

論壇成員

北韓 5,000 噸級軍艦下水失敗並可能沉沒,凸顯金正恩政權兌現國防現代化承諾的困難。

2025 年 5 月下旬,平壤領導人目睹了北韓最新的 143 公尺長艦艇在東北港口城市清津(Chongjin)側向下水時沉沒並翻覆。 根據北韓官方媒體報導,當船員將艦艇推向水中時,船首卡在原本應該滑行下水的滑道上,導致船體受到擠壓損壞。

當天結束時,該艦艇半沉於造船廠內,並被帆布覆蓋,以防衛星影像拍攝到金正恩的窘迫之處。 金正恩將這次事故歸咎於疏忽大意,並逮捕了至少四名船廠官員。 分析人士表示,這項失誤可能是由於造船廠缺乏經驗,而金正恩要求快速建造軍艦。

衛星影像顯示北韓新軍艦在下水儀式前後的畫面,在清津 Hambuk 造船廠舉行的下水儀式以災難性的翻船收場。
影片來源:馬薩爾科技 (MAXAR TECHNOLOGIES)/路透社

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報告稱,Hambuk 造船廠此前從未製造過大型船艦。 分析人士稱,北韓可能從未嘗試過讓這種驅逐艦大小的艦艇側滑式下水。 在成功的情況下,這種下水方式使船隻沿著船體長軸進入水中,此時船隻會劇烈傾斜,然後恢復平衡。

這次失敗只是金正恩所面臨的問題之一。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專家表示,金正恩致力於研發核武,這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北韓專制政權也因此面臨多年制裁,導致北韓其他軍隊的資金不足,飛機、坦克和船隻無法運作。 現在,這位獨裁者正加緊「在盡可能最短的時間內」更新其軍隊。

他所面臨的緊迫感源自於單一動機,即維護其祖父於 1948 年建立的極權主義國家之權力。 然而,金正恩指責南韓及其長期條約盟友美國,稱兩國威脅製造衝突,試圖為其非法核武野心辯護。 1950 年,北韓入侵南韓,引發了長達三年的戰爭,造成朝鮮半島至少 250 萬人死亡,此後盟國簽署了共同防禦協議。 首爾與華盛頓持續透過戰略資產部署、聯合軍事演習和不斷增強的國防操作互通性來嚇阻北韓未來可能發動的襲擊。

同時,軍事觀察員表示,金正恩可能會針對新艦艇和其他資產繼續提出不切實際的製造時程要求。 北韓官方媒體聲稱,清津艦艇的損壞程度並不像最初所擔心的那麼嚴重,並報告修復工作可能在 2025 年 6 月完成。 專家對此表示懷疑。 分析人士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曳出沉沒的半艘軍艦可能會對艦艇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壞,而打撈工作可能需要將艦艇切成碎片。

在這艘未命名的驅逐艦沉沒之前,金正恩曾指示在北韓西海岸港口南浦(Nampo)使用一艘類似的驅逐艦進行較為傳統的下水和武器測試。但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該艦是否具備自主航行能力,或是由其他船隻拖行。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小喬瑟夫・貝姆德茲(Joseph Bermudez Jr.)在研究中心網路研討會上表示,北韓嚴重依賴政治宣傳,試圖讓世界相信其有能力對老化的蘇聯時代艦隊進行現代化改造。

「他們向你展示一些東西,因為他們想讓你相信一些東西。」他說。 「那並非總是事實。」

在此留下評論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如果您選擇分享您的電子郵件地址,《論壇》員工將僅用於與您聯絡。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分享或公開。 評論只會顯示您的名稱和網站。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