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成員
巴布亞紐幾內亞(PNG,簡稱「巴紐」)脫離澳洲獨立並組建國防軍 50 年後,兩國軍隊將根據擬議的防禦條約在對方部隊中服役。
2025 年 2 月,兩國國防部長宣布,繼 2023 年簽署的雙邊安全協定之後,該協議將繼續以兩國「獨特的歷史和親密關係」為基礎。 巴紐國防部長比利.約瑟夫(Billy Joseph)博士在聲明中表示,此一持久關係「誕生於二戰期間太平洋地區的衝突之中」。
約瑟夫說:「非常重要的是,考慮到地緣政治和各種競爭……我們有意識地做出決定,選擇誰應該成為我們在安全方面的朋友。」 「在我國建國 50 週年前夕,我們正在考慮與澳洲簽訂雙邊安全條約,這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我們要感謝 [副總理] 馬爾斯和澳洲政府首次將「護身軍刀」帶到巴紐,讓部分演習在巴紐本土進行。」
影片來源:澳洲國防部
由於情勢日益緊張(主要是因為中國共產黨 [CCP] 試圖在太平洋區域獲得影響力),坎培拉和莫比士港正在深化接觸並增強操作互通性。 北京破壞穩定的行動包括 2022 年與索羅門群島秘密簽署安全條約,以及最近在澳洲和紐西蘭之間的塔斯曼海進行實彈演習。
據美聯社報導,澳洲國防部長理查.馬爾斯(Richard Marles)表示,中共於 2025 年 2 月演習期間,其三艘軍艦進入了澳洲專屬經濟區,「這並非史無前例,但極不尋常」。
根據雙方 2023 年達成的安全協定,澳洲將挹注 42.7 億新台幣(1.3 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訓練,以協助巴紐擴增一倍警隊員額到 1 萬名。 與此同時,兩國軍隊定期舉行諸如「奧爾吉塔勇士」(Olgeta Warrior)和「普克普克」(Puk Puk)等雙邊演習,並且澳洲還向巴紐提供包括輕型運輸機在內的資產。

照片來源:澳洲國防部
2023 年,巴紐軍隊首次參加了澳洲主辦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演習。約瑟夫和馬爾斯宣布,巴紐將在 2025 年年中舉行該雙年度演習的一部分,這是該多國演習首次走出澳洲。 2024 年巴紐軍官被任命為澳洲陸軍第 3 旅(3rd Brigade)副旅長,該人事命令亦為歷史性的舉動。
約瑟夫和馬爾斯在布里斯本會面幾天後,澳洲皇家空軍(RAAF)戰機在與日本和美國一起參加在關島舉行的「對抗北方」(Cope North)演習後前往澳洲北部的途中,經停莫比士港並加油。 據《巴紐郵政-信使報》(PNG Post-Courier)報導,這些戰機是第一批降落在該島國的澳洲空軍 F-35 戰機。
同樣在 2 月,巴紐總理詹姆斯.馬拉佩(James Marape)還勾畫了一幅為期 20 年的該國軍隊現代化藍圖,其中包括:
- 投資於訓練和裝備,建立一支由三個陸戰營和由 5,000 至 7,000 人組成的專業部隊。
- 建立一支聯合航空隊(Air Wing),以支援執法和國防行動、災難應變和其他國家安全舉措。
- 擴大後勤和支援能力,如工程和醫療服務,以減少對私人承包商的依賴。
- 為平民提供軍事訓練,並建立一支後備部隊以確保做好危機準備。
馬拉佩說:「我們必須重建我們的國防軍,使之成為本區域最優秀的軍隊之一。」 「在日益複雜的世界中,一支強大、裝備精良的軍隊,對於保護我國主權和確保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與澳洲隔著 150 公里寬的托雷斯海峽(Torres Strait),巴紐在 1975 年獨立之前的數十年間一直由其南方鄰國澳洲統治。 巴紐國防軍最初由澳洲陸軍和太平洋島國兵團(Pacific Islands Regiment)人員組成。 約瑟夫和馬爾斯指出,半世紀後,擬議的防禦條約「將使澳洲和巴紐更容易協助彼此的安全,並為該區域的集體安全做出貢獻」。
他們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黑暗的日子裡,兩國部隊並肩作戰,鑄就了雙方的親密關係和相互尊重。」 「雖然在獨立後的 50 年間發生了許多變化,但我們獨特的國防關係卻只得到了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