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成員
作為「隨船執法員」(shiprider)計畫的一部分,美國海岸防衛隊快艇「米吉特號」(Midgett)於 2025 年 2 月訪問了澳洲、紐西蘭和吐瓦魯。透過該計畫,印太國家和領地結成夥伴關係,以阻止非法、瞞報及無管制(IUU)捕魚,打擊販毒,並強化雙邊關係。 各國人員同時也交流專業知識和最佳實踐,並增強操作互通性。
雙邊海事執法協定(又稱隨船執法員協定)協助太平洋國家和領地維護主權和管理近海資源。 該計畫於 2008 年在庫克群島的印太區域啟動,旨在打擊破壞共榮、貿易和健康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穩定行為。
該計畫與中國試圖在太平洋戰區等地建立影響力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紐西蘭於 2023 年通過的《國防政策戰略聲明》(Defence Policy Strategy Statement)呼籲意識中國的意圖行為。 該戰略聲明指出:「日益強大的中國正在利用其所有的國家力量工具,對現有的國際規則和規範構成挑戰。」 「北京持續投入巨資發展並現代化其軍隊,並且越來越有能力將軍事和準軍事力量投射到周邊區域以外,包括更廣闊的印太區域。」
北京的「和平方舟號」(Peace Ark)和「絲路方舟號」(Silk Road Ark)醫院船提供醫療服務並參與國際交流。 據《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 2025 年 2 月報導,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啟動執行護航和反海盜任務。
然而,根據美國國防部 2024 年 12 月的報告,一些部署地點是中國「可能曾考慮」或「已經主動提出」設置軍事基地的准入地點。 有些訪問包含聯合軍演。
《外交家》報導稱:「除了高調投資海外港口,中國正日益頻繁地利用人道主義和商業目標來增加其海外海上存在——包括透過醫療外交、護航任務和安全論壇。」
據報導,北京表面上善意的海上部署包括非洲和加勒比海國家、南亞的孟加拉和斯里蘭卡,以及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東帝汶、東加和萬那杜。
美國隨船執法員的參與加強了其支持太平洋島國、促進該區域安全繁榮的承諾。 此類活動是美國印太司令部《戰區安全合作倡議》(Theater Security Cooperation initiative)的一部分。
美國海岸防衛隊與 12 個印太夥伴之間的執法協定,使軍人和執法人員能夠在各自水域(包括專屬經濟區)內搭乘對方的船隻。 他們可以攔截、檢查和扣留涉嫌非法海上活動(例如 IUU 捕魚活動)的船隻。 參與者包括庫克群島、斐濟、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諾魯、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薩摩亞、東加、吐瓦魯和萬那杜。
美國海岸防衛隊官員告訴本論壇,米吉特號長 418 英尺(約 127.4 公尺),配備先進技術,母港位於夏威夷檀香山,並於 2025 年 1 月開始為期數月的巡邏。 在吐瓦魯近海,海防隊員與當地員警、漁業官員和政府領導人合作,登檢船隻以確保遵守法規。 該快艇指揮官馬修.魯尼(Matthew Rooney)上尉在新聞稿中說:「我們從彼此身上學到了很多,這些經驗無疑有益於未來行動。」

照片來源:JENNIFER NILSON 下士 / 美國海岸防衛隊
「掃描鷹」(ScanEagle)為無人駕駛空中監偵載具,已用於提高海洋意識。
米吉特號對紐西蘭的訪問,強化了美國海岸防衛隊與紐西蘭皇家海軍(RNZN)於 2023 年簽署的一項協定。 作為兩國交流計畫的一部分,三名紐西蘭皇家海軍水兵加入了米吉特號從檀香山到南太平洋的航行。 在紐西蘭首都威靈頓,米吉特號船員們會見了紐西蘭救援協調中心(Rescue Coordination Centre New Zealand)和紐西蘭海警(New Zealand Maritime Police)的代表,以及當地居民。
據路透社報導,米吉特號隨後停靠澳洲雪梨港口。 今年 2 月,這艘快艇穿越了分隔澳洲和紐西蘭的塔斯曼海;當時中共軍艦在該海域進行實彈演習,迫使商業航空公司改變了 49 個航班的航線。 據路透社報導,米吉特號並未遇到中方軍艦。 魯尼在雪梨告訴記者:「我們知道他們的存在。」 「這沒有影響我們的行動。」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資深研究員德魯.湯普森(Drew Thompson)告訴《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這次未經事先宣布的演習是「中國大陸迄今為止一次非常不尋常的武力展示」。 「[該演習] 擾亂了民航,讓人嚴重懷疑,北京關於其不會對整個太平洋和平穩定構成威脅的言論和主張是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