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成員
一份最新報告稱,包括青年人口減少在內的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可能會阻礙中國共產黨(CCP)總書記習近平建設、發展他所設想的現代化軍隊的能力。
中國的生育率從 1960 年代中期開始下降,進而導致社會高齡化日益嚴重。 研究顯示,儘管中共結束了獨生子女政策,但生育率仍持續下降;曾經佔總人口很大比例的青年人口正在迅速萎縮。 蘭德公司(Rand Corp.)報告《塑造中國軍隊未來的因素》(Factors Shaping the Future of China’s Military)指出,此人口結構變化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徵召、留住軍人的能力構成了挑戰。
過去 40 年間中國經濟的成長史無前例,但現今也因內部壓力(例如銀行業、房地產業的問題,以及精英將資產轉移到海外)而放緩。 國際防務領域資深研究員馬克.科扎德(Mark Cozad)與資深經濟學家珍妮.溫格(Jennie Wenger)於 2025 年 1 月發表的報告中寫道,這些挑戰將影響解放軍實現現代化目標的能力。
他們寫道:「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環境可能會限制解放軍招募『合適』人才的能力」,「這可能促使解放軍重新考量其現代化目標與預設,特別是能否採用西方或準西方作戰模式。」
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始於 1980 年代,重點是技術進步和體制改革。 蘭德公司的報告指出,解放軍未來的作戰模式需要徵召高學歷、高素質和技術熟練的人才。 然而,解放軍「一直難以吸引頂尖人才,尤其是來自中國頂尖大學的人才」。
肥胖、視力問題、體質差、憂鬱等問題,降低了達到解放軍健康、體能標準的青年比例。 解放軍試圖透過提高薪資、償還學貸和改善生活水準等舉措來緩解這些挑戰,使服兵役變得更有吸引力。
作者發現,解放軍還允許退役士官重歸部隊。 然而,有跡象顯示徵兵工作存在大問題,包括腐敗、強迫入伍、逃避兵役和拒絕服役。
報告發現,「解放軍所希望的精銳部隊,可能因其吸引人才能力不足而變得遙不可及;這似乎是解放軍多次嘗試仍無法克服的問題。」
根據新聞報導,中共承認解放軍的徵兵體系與其制度現代化的目標不相符。 然而,中共將徵兵視為人民與黨之間的重要連結。
分析人士表示,解放軍嘗試採用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類似的軍事模式。 然而,這些模式是根據這些社會的文化、政治和社會特徵量身定制;這些社會通常比中共的威權結構更民主、更個人主義、更少層級化。
科札德與溫格寫道,解放軍可能不得不「面對現實,思考在主要由義務役士兵組成部隊的情況下,能實現什麼類型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