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衝突/緊張局勢

印度在緬甸命運抉擇之際的機遇

米米・溫・伯德博士(Dr. Miemie Winn Byrd)

緬甸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面臨著不斷升級的內部危機和日益增加的地緣政治壓力(尤其是中國對四年多前從民選政府手中奪取權力的緬甸軍政府更加支持)。

維持不可能獲得合法性或穩定的政權,直接違背了緬甸人民的願望,使得北京的支持引發了廣泛的憤怒。

中國顯然將其經濟與戰略利益置於緬甸的人權、主權和國內和平之上。 只要軍政府繼續掌權,緬甸就無法實現真正的和平,因為軍政府本身就是該國不穩定和遍地苦難的主要禍源。

印度現在面臨著重新定義其角色、並加強其在緬甸及更廣大區域影響力的關鍵機會。

中國加強對緬甸軍政府的控制

儘管戰場損失慘重、經濟崩潰、並且遭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EAOs)和民主力量的強烈抵抗,緬甸軍政府仍然屹立不倒,這主要歸功於中國加大了對其支援力度。 北京擔心軍政府垮台會威脅到其戰略投資、以及其更大的「一帶一路」(OBOR)基礎設施計畫。

中國透過各種手段支持軍政府,包括向緬北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施壓;提供武器、飛機、無人機和通訊技術;訓練飛行員;以及派遣技術人員協助緬甸國防產業。 此外,北京還在若開邦(Rakhine State)皎漂港(Kyauk Phyu Port)等戰略要地派駐私人安保人員,該港口是中國一帶一路網路的重要節點。 這清楚地表明,即使軍政府的控制力在減弱,中國仍決心保護關鍵基礎設施。

然而,中國擴大的援助行動並未能穩定緬甸軍政權,反而暴露了軍政府的內在弱點,包括系統性腐敗、無能和缺乏合法性。 越來越多的緬甸北部邊境少數民族區域認為中國的介入是一種剝削:北京加強了對軍政府的控制,卻沒有為當地社區帶來利益。

反中情緒高漲

中國強制關閉邊境、中斷基本物資供應以及公開的軍事援助助長了軍政府的鎮壓手段,這大大加劇了緬甸少數民族與主體民族緬族的不滿情緒。 這些族群越來越認識到中國是他們遭受壓迫和苦難的同謀。 這為印度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

印度的領導機會

傳統上,新德里在緬甸軍政府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之間保持平衡關係,主要關注跨境安全、尤其是曼尼普爾州(Manipur)的穩定。 此做法反映出印度擔憂不穩定情勢向其東北部各州蔓延。 然而,軍政府仍然是區域不穩定的禍首,並使跨國犯罪網路得以猖獗。

印度現在有機會超越眼前的安全利益,發揮更大的戰略作用。 透過接觸民主力量和少數民族抵抗組織,印度可以推動緬甸的持久穩定、同時提升其作為負責任區域領導者的形象。 緬甸的穩定有利於印度的安全與貿易利益、區域互聯互通、以及東北區域的發展。 與軍政府保持距離並增加對民主團體和少數民族團體的支援,將彰顯印度作為負責任區域大國的承諾。

參與路線圖

印度的做法應納入多面向的人道主義、經濟和外交措施:

  • 人道主義支援:建立人道主義走廊,向流離失所的社區提供援助,彰顯印度對緬甸人民福祉的奉獻。
  • 戰略夥伴關係:加強與民主抵抗組織和少數民族組織的關係,以建立區域善意和穩定。
  • 經濟參與:與當地利益攸關方(而非透過軍政府)一起擴大跨境貿易和基礎設施計畫,以表明對包容性發展的承諾。
  • 外交倡議:在區域和國際論壇上宣導民主和人權,將印度的原則立場與中國的剝削做法區分開來。

印度所處的獨特地位在於其不僅是制衡中國的力量,也是致力於緬甸和平與進步的真正夥伴。 透過採納以民主、人類發展和區域穩定為重點的前瞻性戰略,印度可以顯著增強其區域影響力、並重申其作為主要民主國家的角色。

在此關鍵時刻,印度的決斷將深刻影響其未來與緬甸和東南亞的關係。 印度可以依循緬甸人民的願望,推動建立穩定繁榮的鄰邦,抵禦專制力量的影響,並致力於實現公正公平的未來。

退役美國陸軍中校米米.溫.伯德(Miemie Winn Byrd)是夏威夷井上健 – 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aniel K. Inouye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教授。

在此留下評論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如果您選擇分享您的電子郵件地址,《論壇》員工將僅用於與您聯絡。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分享或公開。 評論只會顯示您的名稱和網站。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