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 / FOIP

印尼透過翻新與改造計畫來增強海軍艦隊

古斯蒂・達・科斯塔(Gusty Da Costa)

2025 年 2 月,翻新過後的印尼海軍軍艦「邦.托莫號」(KRI Bung Tomo)離開貝拉灣海軍基地(Belawan Navy Base),前往阿拉伯海參加「安曼 」(Aman)多邊演習。 這艘 90 公尺巡防艦是受益於雅加達 R41 計畫的 41 艘艦艇之一,該計畫旨在延長艦隊的使用壽命並增強其作戰能力。

該計畫是國防部和印尼造船廠 PT PAL 的合作專案,包括翻新船隻以及增加先進技術和武器裝備。

據印尼《羅盤報》(Kompas)報導,升級「邦.托莫號」和「凱拉普號」(KRI Kerapu)(一艘 58 公尺長的快速巡邏艇)等資產,顯示印尼致力於維持一支技術強勁、隨時待命的艦隊。 正在進行現代化改造的艦艇包括小型護衛艦、巡防艦、近海巡邏艇和一艘快速飛彈艇。 引擎、船體、螺旋槳、雷達、通信、武器和其他關鍵零組件正在進行改進,以確保艦隊滿足戰鬥和非戰鬥行動的基本部隊要求。

PT PAL 生產總監戴安娜.羅莎(Diana Rosa)在新聞稿中說:「透過定期維護和提升技術能力,印尼軍艦可以持續以最佳狀態執行各種國家和國際任務。」 除了技術升級之外,邦.托莫號的船體還在水線以下進行維修,維護作業還包括閥門、鰭穩定器和推進系統。

海事專家馬塞勒斯.哈肯.賈亞維巴瓦(Marcellus Hakeng Jayawibawa)對本論壇說:「一支維護良好的現代化艦隊將提高戰備狀態,並有助於因應諸如盜竊漁獲、走私、海上恐怖主義等威脅,還有來自外國的軍事威脅。」

他指出,印尼海軍經常面臨外國漁船(尤其是中國漁船)入侵該國專屬經濟區的問題。 在麻六甲海峽等主要水道上發生的海盜行為也令人擔憂,而該區域的領海爭端也帶來了安全挑戰。

根據印尼國防與戰略研究所(Indonesian Institute of Defense and Strategic Studies)分析師貝尼.蘇卡迪斯(Beni Sukadis)所述,艦隊現代化能增強偵測能力、快速反應和戰鬥力,這對於維護國家主權至關重要。

他告訴本論壇:「由於國防預算有限,MRO(維護、修理和大修)問題仍然是項重大挑戰,常阻礙國防設備的戰備狀態。」 「近年來,這個問題反覆出現,因此政府試圖逐步增加預算,以確保軍艦和武器系統保持最佳狀態。」

哈肯表示,對於印尼著重區域合作的印太戰略,維護現代化艦隊至關重要。 他說:「我國積極參與與澳洲、日本和美國等夥伴的海上聯合演習與巡邏,進而加強了操作互通性和國防外交。」

巴查查蘭大學(Padjadjaran University)國際關係講師德尤庫.瑞薩亞(Teuku Rezasyah)表示,雖然根據 R41 進行現代化改造的許多船隻都在國外建造,但印尼正在透過加強國內工業來減少對進口國防設備的依賴。 例如,PT PAL 擁有先進的造船和技術整合能力,與較小的國防公司和泗水科技大學(Surabay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等機構合作,以增強當地的專業能力。

他說:「維護能力幫助我們能不完全依賴外國供應商,因此可以有助於降低成本。」 「技術改造和升級海軍資產的能力,對於確保印尼的長期海上防禦戰略至關重要。」

古斯蒂・達・科斯塔位於印尼雅加達,為本論壇的撰稿人。

在此留下評論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如果您選擇分享您的電子郵件地址,《論壇》員工將僅用於與您聯絡。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分享或公開。 評論只會顯示您的名稱和網站。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