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斯蒂・達・科斯塔(Gusty Da Costa)
在區域情勢日益緊張、戰場技術不斷發展之際,印尼正致力於進一步加強本土國防產業。
儘管本土生產已在滿足國防需求和出口方面取得成功,但該產業將繼續受益於不斷增長的國防預算、與他國的新締結戰略夥伴關係和技術協定,以及產業改革。
在擔任國防部長五年後,普拉博沃.蘇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於 2024 年 10 月就任印尼總統,並將國防作為重點領域。 在總統競選期間,他承諾在 2029 年前將印尼國防預算提高到國內生產毛額的 1.5%,即當前開支的兩倍。
2024 年 11 月,普拉博沃核准了與巴西、柬埔寨、法國、印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國防合作相關法律。 在國防部長任內,他也曾與澳洲、德國和美國簽署類似協定。
印尼國防與安全戰略論壇(Indonesia Defense and Security Strategic Forum)執行主任塞普蒂亞萬(Septiawan,只用單名)稱,印尼的優先事項包括開發戰鬥機、潛艦和軍事衛星。
分析人士指出,本土國防產業對該國安全狀況十分重要。 隸屬於印尼國防部的國防產業政策委員會(Defense Industry Policy Committee)技術移轉與補償部門主管約諾.雷克索普羅(Yono Reksoprodjo)博士告訴本論壇:「飛機、巡邏艇和中型輕武器等優質產品,將自然提高印尼在國際舞台上以及對其經濟的信心。」
塞普蒂亞萬告訴本《論壇》,CN-235(由印尼航空航天公司 [PTDI] 和西班牙 CASA 公司聯合研發的一款中程雙引擎飛機)彰顯了印尼本土國防產業的實力。 「這款戰術運輸機滿足了國內需求,並出口到多個國家,展示了印尼航太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他補充說,印尼航空航天公司將 CN-235 改裝升級為配備先進航空電子設備和積體數位顯示器的海上巡邏機型。
印尼造船廠 PT PAL 正與法國海軍集團(Naval Group)合作,在印尼為該國海軍建造兩艘「鮋魚進化型」(Scorpène Evolved)潛艦。 2025 年 1 月,印尼和日本同意恢復談判,兩國討論以日本「最上級」(Mogami-class)的設計為基礎,聯合開發海軍巡防艦。 據《國防郵報》(The Defense Post)網站 2024 年 12 月的報導,雅加達還可能與新德里進行國防技術合作,聚焦於印度的「布拉莫斯」(BrahMos)巡弋飛彈。
印尼國防與戰略研究所(Indonesian Institute of Defense and Strategic Studies)分析人士貝尼.蘇卡迪斯(Beni Sukadis)告訴本《論壇》,印尼與南韓正在合作開發「KF-21 獵鷹」(KF-21 Boramae) 戰鬥機計畫。 他說:「與此同時,南韓 LIG 公司將與印尼航空航天公司及印尼私營公司合作⋯⋯開發火箭和無人機。」
據塞普蒂亞萬稱,雅加達還啟動了一個由戰略公司組成的聯盟:「國防 ID」(Defend ID)。 他說:「這一舉措旨在提高國防產品開發的協同、效率和創新,並加強印尼在全球國防產業中的地位。」
塞普蒂亞萬概述了該國國防產業可能須優先考慮的事項,包括擴大使用國產零組件,促進政府、產業和軍方之間的「制度協同」,以及透過國外戰略夥伴關係來加強技術移轉。
蘇卡迪斯補充說:「我認為,在(提高)本國國防能力和獨立性方面,印尼國防產業擁有巨大的潛力。」
古斯蒂・達・科斯塔位於印尼雅加達,為本論壇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