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大洋洲

邁入第五個十年,美國海軍「仁慈號」仍在參與強化人道和災難應變

論壇成員

「一艘漂浮的醫療奇蹟」美國海軍「仁慈號」(USNS Mercy)醫療艦於 2025 年迎來下水 40 週年。 2026 年是該艦艇在美國海軍服役四十週年。

這艘船艦對於美國印太司令部的人道援助與災害防救(HADR)任務至關重要,但它最初並不是一個醫療設施。 該艦艇原是加州聖地牙哥的國家鋼鐵造船公司(National Steel and Shipbuilding Co.)於 1976 年建造的油輪「價值號」(SS Worth)。 該公司後來將該船隻改裝為醫療艦,並於 1985 年 7 月下水。 該船於 1986 年 11 月服役,被命名為「仁慈號」。

「太平洋夥伴關係 2024-1 號任務」是印太區域規模最大的人道援助與災害防救任務。在該計畫期間,美國海軍和夥伴國外科醫師與東道國醫療專業人員一起在「仁慈號」醫療艦以及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和索羅門群島的醫院進行了 74 次手術。
影片來源:JACOB WOITZEL 中士/美國海軍/國防衛生局

該船於 1987 年 2 月開始其最初的訓練和人道主義任務,訪問了菲律賓和其他印太地點。 「仁慈號」在七個港口執行為期五個月的任務期間,來自菲律賓武裝部隊、美國空軍、海軍和陸軍以及美國公衛服務的醫務人員救治了共計數千人,包括 1,000 名住院患者。 這是美國與印太地區盟友和合作夥伴的首次人道任務,隨後則成為其例行性任務。

首次災難應變是在 2004 年 12 月地震和海嘯襲擊印度洋沿海印尼蘇門答臘島以後。 這場災難造成約 23 萬人死亡,社區被夷為平地。 「仁慈號」是「統一援助行動」(Operation Unified Assistance)的一部分。該行動救治了超過 107,000 名患者。

該次行動啟發了 2006 年啟動並由美國海軍主導的「太平洋夥伴關係」(Pacific Partnership)。 這是印太地區規模最大的年度多國人道援助與災害防救任務,旨在與東道國和夥伴國合作,增強操作互通性和災害應變能力,並提高區域安全和穩定。 「仁慈號」是合作任務的核心。

2024 年 1 月,密克羅尼西亞「太平洋夥伴關係」任務期間。美國海軍少校夏洛特・休斯(Charlotte Hughes)在醫療艦「仁慈號」上與一名年輕患者交談。
照片來源:CELIA MARTIN 中士 /美國海軍

這艘配有 1,000 張病床的醫療艦擁有 12 間手術室、80 張重症加護床位、放射科、牙科診所、醫學實驗室、藥房、驗光設施、先進的影像設備以及一個擁有多達 5,000 單位血漿的血庫。 它可承載最多 1,300 名人員。

根據《島嶼時報》(Island Times)2024 年初的報導,在結束根據「太平洋夥伴關係」對帛琉的訪問後,「仁慈號」成為「一艘漂浮的醫學奇蹟,為無數帛琉人帶來希望」。

「仁慈號」每天可生產 75.6 萬公升(20 萬加侖)飲用水,擁有一座氧氣製造廠,還能運載 4.2 萬桶船用燃料和 34 萬公升(9 萬加侖)航空燃料。

2024 年 1 月,「仁慈號」停靠密克羅尼西亞楚克期間,美國海軍醫院醫務兵正在檢查 X 光片。
照片來源:CELIA MARTIN 中士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少校麥克・阿克曼(Mike Ackman)於 2024 年 8 月為美國海軍研究所(U.S. Naval Institute)期刊《會議》(Proceedings)撰文稱:「人們通常只從床位和傷亡人數來觀察此類船艦,但它們也應該被視為更大規模全球預先部署努力的一部分,將補給和消耗品部署到位以支持各種任務。」

幾十年來,「仁慈號」和「太平洋夥伴關係」達成了許多重要的里程碑。 例如,日本於 2015 年 8 月參加了在菲律賓附近舉行的「太平洋夥伴關係」演習。 在「仁慈號」前往越南執行七國任務的路途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補給艦在蘇比克灣為該醫療艦進行補給。 這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首次從前美國海軍基地出發參加由美國主導的人道援助與災害防救操演。

一年後,「太平洋夥伴關係」首次訪問馬來西亞,當地民事和軍事領導人與來自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南韓和美國的人員共同努力,提高地區災害準備和復原能力。

「太平洋夥伴關係 2024-1 號任務」為期四個月,共計五站,於 2024 年初在訪問密克羅尼西亞楚克(Chuuk)後結束。美國及其盟友和合作夥伴分發了 7,667 副處方眼鏡和至少 7,440 副太陽眼鏡,完成了約 6,850 起牙科手術,並進行了 300 次外科手術。

「讓這種特殊的友誼⋯⋯成為跨越數十年、跨越島嶼和跨越國家的持久友誼,」 楚克州州長亞歷山大.納魯恩(Alexander Narruhn)在「太平洋夥伴關係」閉幕式上說。 「讓我們真誠地踐行這一友誼,從而加強區域安全、團結、穩定、協作和善意。」

在此留下評論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如果您選擇分享您的電子郵件地址,《論壇》員工將僅用於與您聯絡。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分享或公開。 評論只會顯示您的名稱和網站。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