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東北亞 (NEA)

日本增加國防衛星投資,增強太空韌性與通訊

菲利克斯・金(Felix Kim)

日本的太空戰略獲得巨大提升,用於新型國防衛星和相關措施的資金在五年內到十倍。 這項措施包括計畫打造該國最先進、最具韌性的通訊衛星,以及應對反衛星威脅的能力。

在 2024 年 11 月發射的「煌 3 號」(Kirameki 3)衛星增強了日本自衛隊的安全、高速和大容量通訊,展示了東京的努力成果。

2025 年 2 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在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一顆導航衛星。 H3 火箭是日本首枚搭載美國酬載的運載火箭。
影片來源:凱文・豪羅威(KEVIN HOLLOWAY)一等兵/美國空軍

「煌 3 號」是日本 X 波段衛星系列的最新版本。 其與「煌 1 號」和「煌 2 號」一起在地球靜止軌道上運行,為日本自衛隊在國內和海外行動中提供持續通訊,使用 X 波段頻率提供強大、快速且抗干擾的語音和資料連結。 「煌 3 號」的部署也凸顯了日本 H3 運載火箭的可靠性;該火箭已連續完成三次任務。

同時,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Gen Nakatani)於 2024 年 12 月宣布,東京 2025 財政年度預算提案包括下一代國防通訊衛星的資金。 中谷元表示,這顆衛星預計耗資 262 億新臺幣(8 億美元),將比之前的衛星更堅固,通訊能力也更強。

根據《每日新聞》(The Mainichi)報導,擬議的預算包括近 1,146 億新臺幣(35 億美元)用於太空相關項目,比 2020 年的支出水準高出 1,000% 以上。

日本的太空防禦資產還包括「資訊收集衛星」(Information Gathering Satellite,IGS)計畫下的一組低地球軌道監視衛星。 此系列的最新產品「資訊收集衛星雷達 8 號」(IGS-Radar 8)於 2024 年 9 月推出。 這些衛星使用光學和合成孔徑雷達來監視潛在威脅,特別是東北亞地區的威脅,包括北韓的非法飛彈計畫。

根據東京 2024 年 7 月的最新《國防白皮書》(Defense White Paper),日本計畫建立一個情報收集系統以整合政府和私人衛星圖像,包括用於頻繁成像的小型星座。

日本與其條約盟友美國以及南韓根據《軍事情報保護協定》(Military Information Agreement)在太空情報和監視方面展開合作。

「日本從 2018 年開始真正認真考慮太空問題,將太空、網路和電磁領域納入國防思維。」蘭德公司(Rand Corp.)國防分析師傑弗里.霍農(Jeffrey Hornung)博士向《論壇》表示。 「它們變得越來越精密,提供了更精確的定位、導航和計時能力,這有利於日本自衛隊。」

霍農稱,如果日本發展反擊能力(可能包括遠程飛彈),它就需要這些強化升級。

白皮書針對中國不斷增加軍事衛星支出發出警告,並概述日本透過研發、政策制定以及與盟友和私營部門的合作來提升能力的行動。

為了應對反衛星威脅,日本正在開發太空監視能力,包括定於 2026 年發射的太空領域意識衛星。

「近年來,反衛星武器,也就是所謂的殺手衛星,其問世對太空領域的穩定使用構成威脅。」中谷元表示。 官員表示,新型防禦衛星的關鍵特性必須為其韌性,包括抵禦殺手衛星、干擾和其他擾亂。

霍農表示,對太空領域韌性的提升反映了日本國防規畫中的更廣泛重視。 「如果你看看日本國防規畫中優先考慮的七個領域,你會發現韌性位列其中。」他說。 「這通常指的是強化資產、取得彈藥等,但太空、網路和電磁領域也在其中。」

菲利克斯・金(Felix Kim)位於南韓首爾,為本論壇撰稿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