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衝突/緊張局勢

專家稱,多數緬甸人不信任中共對其內戰母國的所作所為

美國之音

分析人士表示,北京被認定為支持緬甸軍政府,因而引發這個飽受衝突蹂躪的東南亞國家民眾的廣泛不滿。

自 2021 年 2 月緬甸軍方從民選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以來,批評人士始終指責中國共產黨支持軍政府,以保障其「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

據分析人士和活動人士稱,民眾對北京的不信任還源於北京與緬甸軍方的長久聯繫。 軍事政變後逃離緬甸的該國活動人士林特(Lin Htet)說:「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正在阻礙反政變革命的進展。」

根據緬甸戰略與政策研究所(ISP-Myanmar)在 2024 年中進行的調查,54% 的緬甸主要利益相關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鄰國抱持負面看法。 在民間社會組織中,此比例上升至 72%;受訪者認為中國「完全不好」或「不是一個好鄰居」。 有 60% 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和 54% 的人民防衛軍(People’s Defense Forces,民族團結政府 [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 的武裝力量,或政變後為反對軍政府而組建的地方防衛軍)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獨立智庫 ISP-Myanmar 的緬甸中國研究計畫負責人南倫(Nan Lwin)說:「當時很多人認為中國支持軍方掌權。」 「雖然這些情緒最初在 2021 年中有所消退,但隨著北京開始與軍政府進行高級別的接觸,它們又重新浮現了。」

加拿大約克大學緬甸問題專家特敏倫(Htet Min Lwin)強調,自 2024 年 8 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奈比都(Naypyitaw)並會見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以來,緬甸國內的反中情緒日益高漲。

特敏倫說:「歷史上,緬甸的政治利益相關者很少團結一致。」 「然而,在王毅訪問期間,所有反對軍政權的革命力量都表達了一致的反中情緒。」

近幾個月來,反軍政府人士發起了抗議和杯葛活動,以引起人們對北京干預緬甸的關注。 2024 年 11 月,有人呼籲抵制中國製商品。

林特最近在中國駐美大使館外組織了一次示威活動。 他表示,抗議是為了要求中共停止干涉緬甸事務並改變其政策,同時強調希望兩國成為善鄰。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憎恨中國或中國人民。」林特說。 「但如果北京繼續像現在這樣干涉緬甸事務,它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阻力,進一步疏遠緬甸人民。」

在此留下評論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如果您選擇分享您的電子郵件地址,《論壇》員工將僅用於與您聯絡。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分享或公開。 評論只會顯示您的名稱和網站。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