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 (NEA)衝突/緊張局勢

中國對柬埔寨運河及其他承諾計畫的資助可能生變

論壇成員

柬埔寨副首相孫占托(Sun Chanthol)於 2024 年 5 月表示,一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有控股公司將「全額」資助德崇扶南(Funan Techo)運河建設。 金邊、當局盛讚該項連接湄公河和泰國灣的計畫將改變經濟發展格局。

8 月份時,柬埔寨領導人洪馬內(Hun Manet)在該計畫動土儀式上表示,中國將承擔 49% 的運河建設費用。 就在同一天,洪馬內的父親,即前總理洪森(Hun Sen)在臉書上呼籲日本投資該運河。

幾個月後,其他熟悉該計畫的人士告訴路透社(Reuters),北京尚未為該計畫投入任何資金。該計畫預計耗資 559 億新臺幣(17 億美元),約佔柬埔寨國內生產總額的 4%。

柬埔寨和中國官員回應稱,兩國關係正不斷推進,多個計畫正在進行中。

專家對路透社表示,由於對該計畫價格、環境影響和可行性的質疑持續存在,北京的承諾日益動搖,可能導致該計畫失敗。

隨著中國經濟疲軟,其對外投資也逐漸減少。 即使是被視為戰略合作夥伴的柬埔寨,北京也放棄了諸如投資 328 億新臺幣(10 億美元)以興建新金邊機場等承諾。

據路透社報導,「此類撤資發生在由國有企業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CRBC)修建的高速公路使用率低落之際。該道路連接金邊和沿海城市施亞努(Sihanoukville),但為了避免過路費,柬埔寨的汽車和卡車司機並未充分該公路,而偏好使用擁擠但免費的舊路」。

同時,中國不太可能履行其透過「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向敘利亞做出的承諾。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向現已被推翻的敘利亞獨裁者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ssad)做出承諾,這些投資將重建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 然而,根據 DefTech Times 新聞網報導,隨著 2024 年底阿塞德政權的垮臺,敘利亞無法依靠北京在其復原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

在尼泊爾,中國融資挹注的計畫也遇到了問題。 例如,北京曾長達九年拒絕釋出其承諾的阿蘭尼科公路(Araniko Highway)升級援助。 尼泊爾必須出資改善該條連接加德滿都和中國尼泊爾邊境的公路。

在 2024 年底兩國領導人就「一帶一路」框架達成協議之前,北京方面堅稱該協議包括提供貸款的可能性。 尼泊爾議員表示,該國無力向中國借款,尤其是當北京的利率高於其他債權國時。

積欠的中國債務削弱了迦納、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尚比亞等國的經濟,這些國家的政府已經出現債務違約,或面臨違約風險。 分析人士稱,掠奪性貸款行為可能迫使各國放棄對戰略資產的控制權,或接受中國對其國內或外交政策的影響。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稱,自 2022 年以來,已有十多個國家發生債務違約。 儘管包括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的機構正與貸款國合作進行債務重組,北京卻以不願調整其條款而聞名。

據該報報導,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葉倫(Janet Yellen)呼籲加速減免債務,並稱中國的財務流程不透明。 她還建議為對潔淨能源計畫感興趣的「雄心勃勃的國家」創造新的信貸來源。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