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東南亞

菲美展開合作,以支持災難性颱風季的人道救援行動

論壇成員

《菲美加強國防合作協議》(Philippines-United States 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EDCA)使兩國得以共同訓練、應對人道主義危機並實現現代化目標,幫助馬尼拉做好準備以應對 2024 年底的一連串颱風侵襲。

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於 11 月宣布向菲律賓追加 3,254 萬新臺幣(100 萬美元)救災援助,菲律賓總統小斐迪南.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讚頌了《菲美加強國防合作協議》對救災的重要性

該協議允許美國軍隊在菲律賓各地允諾地點輪流駐紮,進而加強安全合作。 這些地點也用於緊急情況中的人道行動。

2024 年 10 月,菲律賓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菲律賓佬沃國際機場裝載和運輸救援物資。
影片來源: 夏伊娜・朱比特(SHAINA JUPITER)中士/美國海軍陸戰隊

在颱風襲擊群島之前,菲律賓政府在該地區儲備了物資和設備。 這些地點也為救援任務提供了行動基地。 11 月,超強颱「萬宜」(在菲律賓稱為「佩皮托(Pepito)」)成為兩個月內侵襲該國的第七個熱帶氣旋。 暴雨和狂風損壞了 8,000 棟房屋,導致約 70 萬人流離失所,並引發土石流,造成至少 12 人死亡。

小馬可仕說:「《菲美加強國防合作協議》的地點已成為集結待命地區,因為在風暴過後,許多地區只能透過直升機抵達。 許多道路因土石流而關閉。」 「因此,即使是各省的主要首府,也只能透過飛機抵達。

「所以我們大程度地利用了《菲美加強國防合作協議》的地點。 我只是想提醒大家這背後的智慧,以及該協議如何在面對氣候變遷影響時,變得如此極其有用。」

在 2023 年增加 4 個後,菲律賓目前有 9 個此類地點。 美國已承諾為基礎設施項目提供 41 億新臺幣(1.28 億美元),並概述了建設和改善機場跑道以及其他現代化努力的計畫。

繼 2024 年提供超過 2.2 億新臺幣(700 萬美元)之後,美國國際開發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AID)為受超強颱「萬宜」影響的社區提供了 3,254 萬新臺幣(100 萬美元)。 據美國國際開發署稱,這筆資金為數百萬名在風暴期間遭受洪水、失去住所和財產損失者提供了緊急住所、水、環境衛生、個人衛生援助和其他救濟。

奧斯汀也授權美國軍隊協助菲律賓武裝部隊(Armed Forces of the Philippines,AFP)向菲律賓人民提供救生援助。

9 月,超級颱風「山陀兒」(在菲律賓稱為「朱利安(Julian)」)在菲律賓造成五人死亡和大規模破壞,菲律賓武裝部隊和美國海軍陸戰隊聯合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任務。

應馬尼拉的請求,美國海軍陸戰隊與菲律賓武裝部隊合作,運送人員和物資,諸如食物、防水布和避難所套組。 超過 45,000 公斤的物資和家庭食品援助包從馬尼拉經佬沃國際機場(Laoag International Airport)運往巴士古(Basco)附近的受影響地區。 美國海軍陸戰隊表示,這些努力「鞏固了保護菲律賓人民免受全國自然災害影響的共同承諾」。

據美國國際開發署稱,駐菲律賓的美國專家持續與政府和人道主義合作夥伴協調,以滿足該國各地受風暴影響社區的需求。

該機構表示:「美國與菲律賓人民站在一起,持續致力於幫助脆弱社區做好應對自然災害的準備,並助其建立抵禦能力。」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