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盟友與合作夥伴加強合作行動,確保海上通道安全
論壇成員
美國及其盟友與合作夥伴持續擴展「混合兵種聯合全領域作戰」(Combined Joint All-Domain Operations,CJADO),以確保重要水道對全球保持自由與開放。
盟友與合作夥伴的海軍、空軍及陸軍在這場為期近兩年的行動中密切合作,致力於加強印太地區及其他區域主要海上運輸線(SLOC)的安全,涵蓋範圍從麻六甲海峽、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到非洲之角及巴拿馬運河等經濟上具重要意義的咽喉點(choke point)。
2024 年底,志同道合的軍隊展開混合兵種聯合全領域作戰行動,應對包含潛在封鎖、具侵略性的領土主張、航運事故、海盜,以及規避制裁在內的各類海上安全威脅。 上述行動包括 12 月在菲律賓專屬經濟海域內展開的海上合作活動(Maritime Cooperative Activity,MCA),來自日本、菲律賓及美國的飛機及船隻皆參與其中。
混合兵種聯合全領域作戰於 2023 年 2 月啟動,並與長期進行的軍事演習、例行航行及其他行動相輔相成,這些行動旨在支持盟友與合作夥伴履行承諾,保護貨物及軍事運輸經過戰略水道和咽喉點。 印太地區的海上航線從印度洋延伸至日本海,承載了超過 80% 的全球海運貿易量。
美國印太司令部(United States Indo-Pacific Command,USINDOPACOM)與美國非洲司令部(U.S. Africa Command)、美國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 Command)、美國歐洲司令部(U.S. European Command)及美國南方司令部(U.S. Southern Command)協調其區域性混合兵種聯合全領域作戰行動,也與澳洲、加拿大、法國、印度、日本、菲律賓、南韓及英國等盟友與合作夥伴合作。 參與各方共同在全球咽喉點及周邊進行同步的全領域作戰,打擊企圖惡意破壞既有規範與國際法的勢力。
以南海為例,美國及其盟友與合作夥伴從雙邊與三邊合作活動,逐步發展為多邊的航行自由行動(FONOP)。 2024 年 6 月,來自澳洲、加拿大、日本和菲律賓的艦艇穿越了國際水域。 8 月時,澳洲、加拿大、菲律賓及美國的空軍和海軍則在該海域展開了一次海上合作活動。
在 8 月的航行自由行動展開之前,參與的四個國家重申國際仲裁庭 2016 年的裁決,該裁決否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對南海大部分地區武斷的主權聲索。 各國認為該裁決是「對爭議各方具有最終性和法律約束力的決定」。
美國長久以來支持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的基本原則,並致力於保護主要海上運輸線,確保關鍵水道保持開放暢通,以維持貿易運輸並保障安全。 美軍每日在南海執行任務已持續超過一個世紀,並與致力於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推動穩定與繁榮的盟友與合作夥伴合作。
分析師指出,隨著區域緊張局勢升級,混合兵種聯合全領域作戰和航行自由行動等合作活動將持續增加。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國防與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許瑞麟(Collin Koh)在 8 月時向美國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表示:「由於菲律賓已與這些區域夥伴簽訂多項協議,包括即將與加拿大簽訂的協議,儘管時間表可能尚未確定,這些(海上合作)活動似乎將持續進行。」 他補充,「但普遍認為這些區域勢力的基本承諾是存在的。」
在全球惡意行動中,保護主要海上運輸線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例如,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s)在亞丁灣襲擊船隻。
時任英國國防大臣格蘭特·夏普斯(Grant Shapps)在 2023 年 12 月的襲擊事件後表示:「這是國際層級的問題,需要國際層級的解決方案。」 自此以來,美國及其盟友與合作夥伴已深化對抗此類威脅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