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東北亞 (NEA)

日本增加無人機以強化海上 ISR

論壇成員

日本防衛省將在該國周邊水域部署新型無人偵察機,以提高海上態勢意識。 此舉是為應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PLAN)在這一廣闊海域的日益強勢存在,包括無人居住的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即釣魚臺列嶼)附近。尖閣諸島是東海上的一處裸露岩石,雖在日本控制之下,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稱擁有主權。

據日本防衛省 2024 年 11 月中旬的報告,日本使用了三架美國製造的「海上衛士」(SeaGuardian)MQ-9B 無人機,並計畫在未來約十年間再購買 23 架。 這些無人機將執行情報、監視和偵察(ISR)任務。

2023 年 6 月,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日本東北部八戶航空基地測試「海上衛士」無人機。
影片來源:日本電視台(NIPPON TELEVISION)/路透社

與類似配置的載人偵察機相比,此類無人機更高效。 「海上衛士」由通用原子航空系統有限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製造,可減少 90% 的燃油消耗,僅需一半的人力即可進行操作,並可在空中停留更長時間。

據《日本前進》(Japan Forward)網站報導,該無人機長約 12 公尺、翼展為 24 公尺,可不間斷執行 ISR 任務約 24 小時,航程達 4,800 公里(超過日本和菲律賓之間的距離)。 無人機的鏡頭和雷達可以晝夜不停地蒐集航運交通資訊。

據日本公共媒體 NHK World 報導,在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於青森縣八戶航空基地(Hachinohe Air Base)對這些無人機進行飛行測試後,東京方面決定購入。

據 NHK World 報導,每架無人機的成本約為 24.99 億新臺幣(7700 萬美元),並計畫於 2028 年首次交付。 據《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報導,防衛省 2025 財年預算案中包含約 53.22 億新臺幣(1.64 億美元)的相關費用。

日本海上保安廳自 2022 年以來一直在使用這三架「海上衛士」。 根據計畫,下一波遙控無人機將在日本海和太平洋上空執行監視任務。 預計這些無人機將強化搜救、救災和海上執法能力。

鑑於中國船隻持續侵入日本領土,東京正著手強化其海上安保能力,包括增加海上保安廳的預算,以及組建一個海上小組以快速運送部隊。 分析人士表示,雖然北京對尖閣諸島的主權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但其對這片資源豐富海域的經濟野心助長了其申索力道。

《日本時報》報導稱,日本增購無人機的舉動符合它與澳洲、英國和美國之間的合作。 2024 年 9 月,這些盟國與合作夥伴宣布,它們正在「探索提高其海上自主系統操作互通性的機會,以此作為開展合作的初步領域」。

根據日本防衛省 2024 年白皮書,海上自衛隊還計畫在未來十年內部署水面、兩棲和水下載具,並將這些資產與人工智慧、載人裝備相結合。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