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納土納海緊張局勢惡化,印尼加強海上巡邏
![](https://ipdefenseforum.com/wp-content/uploads/2024/12/Indonesia-intensifies-maritime-patrols-amid-heightened-tensions-in-North-Natuna-Sea-780x470.jpg)
古斯蒂・達・科斯塔(Gusty Da Costa)
印尼正在加強海上巡邏和監視,以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海警船隻多次侵入其專屬經濟區(EEZ)的情況。 此前曾發生一系列對抗,包括 2024 年 10 月印尼巡邏船攔截並驅逐一艘正在干擾地震勘探的中國船隻。 這些舉措突顯了印尼致力於捍衛其主權並確保爭議日益激烈的南海的穩定,雅加達將南海的部分地區稱為北納土納海(North Natuna Sea)。
在中國海警隊船隻進入印尼專屬經濟區並干擾為印尼公司進行地震研究的「MV Geo Coral」調查船後,印尼海岸警衛隊(又稱為 Bakamla)和包括「達納島」(Pulau Dana)和「蘇特迪・塞諾普特拉」(KRI Sutedi Senoputra)在內的海軍艦艇將其驅逐。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UNCLOS)賦予沿海國家利用其 200 海里專屬經濟區內任何自然資源的專屬權利。
中國船隻也多次入侵其他南海主權主張國的專屬經濟區,包括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促進海洋資源永續利用的印尼破壞性捕魚觀測組織(Destructive Fishing Watch Indonesia)國家協調員穆罕默德・阿卜迪(Mohamad Abdi)告訴本《論壇》:「中國海警的入侵是該地區一系列挑釁行動的一部分。」 「無論從經濟上或戰略上來說,北納土納海都是印尼的關鍵區域。 此類事件顯示印尼需要保持警惕並加強海上安全措施。
印尼加強了印尼海岸警衛隊和海軍的聯合巡邏,改進監視技術並加強機構間的協調。 阿卜迪表示,定期部署船隻、飛機和無人機來監控和應對威脅確保了快速、分層的反應,以及在專屬經濟區的強大存在感。
儘管國際法庭在 2016 年裁定北京的領土主張沒有法律依據,但北京仍聲稱對幾乎整個資源豐富的南海擁有主權。
國際法教授暨印尼前外交官艾迪・普拉托莫(Eddy Pratomo)告訴本《論壇》,印尼「一貫反對」中國的主張。 「此一立場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申明北納土納海是印尼專屬經濟區的一部分。 然而,維持此立場需有法律上的斷言和行動上的準備。」
印尼為擁有 13,000 多個島嶼的群島國家,正在加強其海上基礎設施和資源,以確保覆蓋其廣闊的海域。 阿卜迪說:「對此區域增加投資至關重要。」
加強海上防禦的同時,印尼也在管理與其重要經濟夥伴中國的外交關係。 最近的雙邊對話,包括 2024 年 11 月關於海上合作的聯合聲明,皆強調維護和平同時保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性。
印尼的縝密策略包括利用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即東協)其他成員國的夥伴關係以及促進區域團結。
巴查查蘭大學(Padjadjaran University)國際關係講師德尤庫.瑞薩亞(Teuku Rezasyah)告訴本《論壇》:「東協國家之間的協調巡邏和資訊共享非常重要。」 「如果印尼帶頭確保其專屬經濟區的安全,則將為其他東協國家樹立可效仿的先例。」
分析人士表示,印尼在北納土納海的積極立場有助於建立更廣泛的印太安全架構。 透過維護主權,雅加達加強了基於規則的海洋秩序,這對地區穩定至關重要。
海事專家馬塞勒斯.哈肯.賈亞維巴瓦(Marcellus Hakeng Jayawibawa)告訴本《論壇》:「印尼的行動明確傳達其對國際法的尊重。」 「這表明各國有權也有責任保衛其專屬經濟區免遭無端入侵,此原則在整個印太地區引起共鳴。」
古斯蒂・達・科斯塔位於印尼雅加達,為本論壇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