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阿布克(Tom Abke)
限制性的政治和經濟政策導致頂尖人才大量外流,可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國防部門構成重大挑戰,尤其是人工智慧(AI)和網路安全等關鍵技術創新領域。 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國共產黨(CCP)總書記習近平的領導下,高級技術專業人員外流以及對創新的監管限制增加,可能會損害中共的長期軍事能力和執行高風險任務的戰備能力,例如針對自治臺灣的可能入侵行動。
中共愈發深化的威權主義使年輕、受過教育的專業人士的不滿日益增加,許多人尋找海外機會以避免國內的限制。 例如,資深國防研究員蒂莫西.希斯(Timothy Heath)博士表示,中共的清零政策(包括疫情期間的嚴格隔離)、強制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就業市場萎縮使中國勞動力的理想不再。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聯合國數據顯示 2022 年中國向外移民人數超過入境移民人數 31 萬多人。 在 2023 年前 9 個月中,此一數字即達到 2022 年的同類總人數。 根據該報在 2023 年底的報導,最近的向外移民者中,許多是出國留學後選擇遠離母國的中國年輕人,或是尋求更好機會的科技工作者。
對於傳統上由大量國家資金支持的中國國防工業來說,人才流失構成了獨特的挑戰。 技術人員的短缺損害創新並限制了國家開發和維護國防技術的能力。
希思表示:「正如中國很久以前就認識到的那樣,資金永遠不能保證結果。」 「慷慨的政府資助不太是中國科學創新的最大瓶頸。 更重要的是為創新的蓬勃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並招募合適人才。」
北京對包括 AI 在內的高科技產業實施嚴格監管,旨在加強安全和國家控制,但可能因此減緩技術進步。 2023 年 7 月,中國推出了管理生成式 AI(例如大型語言模型)的措施,據稱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希思認為,國家要求科技專業人士表現出色,但又限制他們的活動彈性,兩相結合之下,工作「變得極其繁重且難以執行,許多年輕人可能會選擇出國在更合理的條件下工作。」
中國的政治局面也導致人才出逃。 該國《國家情報法》(National Intelligence Law)要求公民和組織協助情報工作,這引起技術人員和企業的擔憂。 據報導,這種壓力助長了一種不信任的氛圍,促使專業人士尋求中國以外的替代方案。
中國的人才外流威脅到其軍事現代化。 希思說,中國人民解放軍(PLA)的目標是利用 AI 強化工具使其部隊「智慧化」。 然而,人才庫的萎縮和專家的持續流失可能造成「挫折和延誤」,影響北京開發和部署對現代戰爭至關重要的先進系統的能力。
希思表示:「這可能會妨礙解放軍建造先進瞄準和自主無人系統的能力,而這些系統可能用於對臺灣的非常時刻。」
湯姆・阿布克(Tom Abke)位於新加坡,為本論壇的特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