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
由於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在南太平洋試射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ICBM)感到「嚴重擔憂」,澳洲正在增強其飛彈防禦能力,並將加強其武器庫存和對安全合作夥伴出口。
澳洲國防工業部部長派特.康羅伊(Pat Conroy)於 2024 年 10 月下旬表示,澳洲將增強飛彈防禦和遠程打擊能力,並將與安全夥伴日本、南韓和美國合作,支持區域穩定。
2024 年 9 月,中國試射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其飛行約 11,000 公里,掉落在澳洲東北部太平洋。
康羅伊說:「我們對這次彈道飛彈試射表達嚴重關切,特別是考慮到這次試射進入了南太平洋,《拉羅東加條約》(Treaty of Rarotonga)規定太平洋應作為無核區。」
他表示印太地區正處於新「飛彈時代」的風口浪尖,而飛彈也是種「脅迫工具」。
他說,澳洲在其驅逐艦艦隊上部署 SM-6 飛彈,以提供彈道飛彈防禦。 2024 年 10 月,坎培拉當局宣布與美國達成一項價值 1,518 億新臺幣(47 億美元)的協議,為澳洲皇家海軍購置 SM-2 IIIC 和 SM-6 遠程飛彈。
澳洲方面表示,未來十年將花費 1.5 兆新臺幣(490 億美元)用於飛彈採購和飛彈防禦,其中近一半將資助「澳洲導引武器與爆炸性彈藥企業計畫」(Australian Guided Weapons and Explosive Ordnance Enterprise),這是一項新的國內製造能力。
康羅伊說:「我們必須向潛在對手表明,如果衝突長時間存在,針對澳洲的敵對行動不會得逞,也無法持續。」
澳洲將斥資 67 億新臺幣(2.09 億美元)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合作在本地製造導引多管火箭系統(Guided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s,GMLRS)。 康羅伊表示,該工廠將有能力每年生產 4,000 部導引多管火箭系統,相當於目前全球產量的四分之一。
法國達利斯集團(Thales)將在澳洲東南部的國有彈藥工廠生產用於榴彈砲的 155 毫米 M795 彈藥。 這將成為位於美國之外的第一家專用鑄造廠,於 2028 年投入生產,年產能為 10 萬發。
康羅伊表示,2023 年期間,烏克蘭戰爭每天消耗 1 萬發 155 毫米砲彈,超過歐洲的產量。
他說:「在一個供應鏈中斷和戰略脆弱的世界裡,澳洲不僅需要採購更多飛彈,還需要在國內製造更多。」
2024 年 8 月,澳洲表示將與挪威孔斯貝格國防與航空航天公司(Kongsberg Defence)合作,在澳洲東岸紐卡斯爾(Newcastle)生產遠程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s)和聯合打擊飛彈(Joint Strike Missiles),紐卡斯爾是該公司在挪威境外的唯一基地。
到 2024 年底,澳洲皇家海軍還將擁有射程 2,500 公里的美製「戰斧」(Tomahawk)飛彈,使艦隊的武器射程增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