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成員
自動駕駛車輛在南澳洲佔地 2,000 平方公里的庫爾塔納訓練區(Cultana Training Area)的惡劣地形上行駛,執行模擬長程精確射擊等任務。與此同時,國防科學家們試圖用電子戰和光電雷射攻擊來干擾無人駕駛吉普車和卡車的定位、導航和定時系統。
2023 年底,「艱困環境中機器人車輛的可信操作」(Trusted Operation of Robotic Vehicles in a Contested Environment,簡稱 TORVICE)試驗吸收了來自澳洲、英國和美國的專家和技術,以評估人工智慧(AI)在此類資產中的韌性——這是「澳英美」(AUKUS)聯盟安全夥伴關係下的一系列 AI 能力倡議之一。「TORVICE 測試了自動駕駛車輛在艱困環境中完成任務和保持網路連結的能力。」澳洲國防部發言人對本論壇說。「本次試驗使我們離在陸地領域應用這些科技更近了一步」。
軍事指揮官和國防分析人士表示,AI 和機器學習等新興能力正在改變整個印太區域內外的戰略合作、競爭和衝突。從保護全球航運免遭飛彈攻擊,到增強兵棋推演和場景建模、再到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如 ChatGPT)來挖掘大量原始情報,AI 系統加快了決策速度,使部隊能夠投射武力,同時降低部隊和非戰鬥人員被攻擊的風險。
「AI 和無人系統等新科技,改變了軍隊提供安全保障和試圖嚇阻戰爭的方式□□並最終可能左右戰爭的勝負。」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副司令、海軍中將布拉德.庫柏(Brad Cooper)在「戰略競爭時代下的人工智慧」(AI in the Era of Strategic Competition)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
「在中央司令部,我們已經能夠在海事領域使用人工智慧進行模式偵測,以更快地辨識威脅。我們希望在惡行發生之前搶先一步,而 AI□□已被證明非常有效。」
庫柏表示,為了反制伊朗支持的胡賽叛亂分子對紅海
(Red Sea)商船的攻擊,中央司令部利用「感測器、人員、訓練與 AI 的融合」來優化決策。時間管理至關重要:反艦彈道飛彈的飛行速度是音速的五倍(約每小時 6,000 公里),這使得中東的軍方操作人員只有 10 秒時間來辨識目標並決定是否將其擊落。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人類參與。」2024 年 3 月,在南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坦帕校區「全球暨國家安全研究所」(Global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stitute,GNSI)主辦的會議上,庫柏對與會的軍方領袖、政府官員、產業代表和學者說。「歸根究柢,都是由人來決定。決策過程因為 AI 的支援而有更多可能性□□我們能夠以從前無法想像的速度行動。」
聰明作戰
盟國與夥伴日益增強的合作中,將 AI 融入到各個作戰領域,用於分析、監視和偵察、網路和飛彈防禦、後勤和訓練等功能。在新加坡武裝部隊(SAF)的「鍛造軍刀 2023」(Forging Sabre 2023)演習中,新加坡國防科技局(Def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的工程師們驗證了 AI、數據分析和機器人技術的應用,根據即時反饋調整戰術和目標的效果。共有超過 1,000 名空軍與陸軍官兵及其他人員參與該演習。此次演習在美國愛達荷州的一個空軍基地舉行,為新加坡空軍提供了比面積 720 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大 20 倍的空域。
新加坡國防部(MINDEF)表示,「先進科技的無縫融合」使新加坡武裝部隊能夠「看得更遠、感知更快、打擊更聰明」。新加坡國防部表示,例如,新加坡武裝部隊的指揮管制資訊系統(Command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CCIS)利用 AI 和武器-目標匹配演算法,「生成作戰方案,使指揮官能夠做出明智而迅速的決策,以快速、精準地消除威脅□□降低附帶損害的風險,並提高打擊任務的效率」。最近強化的指揮管制資訊系統功能包括:氣象模組,可將氣象條件納入建議行動中;3D 空域模組,可辨識資產間潛在的飛行路徑衝突;3D 武器安全區模組,可提高對打擊武器路徑的狀況覺知;以及從無人機影片中偵測、分類物體的演算法。
此外,新加坡國防數碼防衛與情報軍部隊(Digital and Intelligence Service)利用偵測分析技術來確定網路威脅的位置,而新加坡武裝部隊軍醫團(SAF Medical Corps)則開發了一種分析工具來鑑別造成軍人肌肉骨骼損傷的原因。「科技仍然是新加坡武裝部隊的關鍵推動因素,並達到武力加乘的效果,使其作為一支網路化和技術先進的戰鬥部隊,能夠更『聰明地』作戰。」新加坡國防部表示。
與此同時,印度陸軍在 2021 年使用了數十架本國研發的 AI 無人機執行模擬進攻任務和支援任務。一年後,印度國防部公布了 75 個 AI 優先計畫,重點在假新聞偵測器、聲控指揮系統、駕駛員疲勞監測、衛星圖像分析以及武器系統、裝備的預測性維護等能力。該部表示,這些科技將徹底改變該國軍隊,並在武器系統、情報、監視和偵察以及數據管理方面引入自主技術,「可以成為制止恐怖主義、採取反恐措施、保護士兵的巨大資產」。「事實上,國防領域的 AI 可以在最深層次上改變戰鬥和衝突。」
AI 的優勢並不局限於戰場,尤其是在像印太這樣廣闊的區域內。美國印太司令部(USINDOPACOM)正在根據其「風暴破壞者」(Stormbreaker)計畫開發一種具有「先進數據優化能力、機器學習和 AI」的數位工具,以支持策劃、兵棋推演(以及)任務分析」,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美國海軍上將約翰.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於 2024 年 3 月在美國國會作證時表示。
「軍隊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實際上並不是在前線作戰。」2023 年中,位於華盛頓的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執行副總裁保羅.沙雷 (Paul Scharre)對新聞機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BS)說。「實際上是後勤、人員、維護工作——每天都要把人和物品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因此,AI 在所有對軍隊運作至關重要的非戰鬥功能方面都具有優勢。如果軍隊能使其維護、後勤、人事和財務功能提高 10%,這將對軍隊最終在戰場上的軍事優勢產生巨大影響。」
在因應 21 世紀戰爭的資訊海洋時,這些優勢顯而易見。「如果你不能在合理時間範圍內篩選數據,太多的數據可能就和沒有數據一樣。」中央司令部技術長斯凱勒.摩爾(Schuyler Moore)在全球與國家安全研究所會議上表示。「人工智慧在篩選海量數據、並展示出可能特別有意思的部分方面表現出色,然後人類可以決定如何處理這些數據。」
倫理、責任
印太合作夥伴們在加速開發和採用先進能力的同時,也警告北韓、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的專制政權正在利用 AI 破壞國際規範,並在全球範圍內破壞社群穩定。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司令布萊恩.芬頓(Bryan Fenton)上將在全球與國家安全研究所會議上表示,「我們看到中國利用 AI 強化網路攻擊、支持經濟間諜活動,並協助開發他們所謂的體系破擊戰(system destruction warfare)」,其目的在於癱瘓網路和衛星。
俄軍使用大型語言模型等人工智慧工具「對衛星能力進行偵察,以支援他們在網路和太空領域的行動,」芬頓表示。「我們也看到,北韓和伊朗利用 AI 來協助他們進行網路攻擊、盜竊加密貨幣。他們運用這些手段時毫不關心是否合乎道德、或任何植根於民主價值觀的東西。」
相較之下,印太盟國與夥伴國在採用 AI 時卻遵循這些原則。澳洲國防部發言人表示,該部「致力於負責任地使用 AI 科技,仔細衡量風險和潛在影響,符合澳洲根據國際和國內法(包括國際人道主義法)承擔的法律義務」。
澳洲、新加坡等 50 多國支持美國主導的《關於負責任地軍事使用人工智慧和自主技術的政治宣言》(Political Declaration on Responsible Military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utonomy)。該倡議於 2023 年啟動,為 AI 能力制定了指導方針,以確保嚴格的測試和評鑑、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規定的國家義務以及問責制,包括「在負責任的人類指揮管制鏈中的軍事行動期間」。
北韓、中國和俄羅斯並未支持該全球框架。
「在 AI 治理和規範領域,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新加坡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弗雷德里克.周 (Frederick Choo)准將 2024 年 2 月在新加坡首屆 「軍事領域負責任 AI」(Responsi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Military Domain)區域諮商會議上,對 14 國國防和外交官員說。「若要有效利用 AI 帶來的提高生產力和生活品質的機會,我們就必須敏銳地意識到其負面風險。強有力的治理需要在國家之間、以及一國之內通力合作。」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Kathleen Hicks)在全球與國家安全研究所會議上的一次預錄演講中表示:美國國防部於 2023 年底發布的《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的採用戰略》(Data, Analy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doption Strategy)建立在公私創新傳統的基礎之上;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 60 多年前,「當時國防部在全國各地大學建立了第一批 AI 研究中心」。「我們一直在以負責任的態度快速推進、迭代和投資,以打造一支更加現代化並由數據驅動和 AI 賦能的軍隊,以使我們的決策優勢更進一步。」她說。「AI 系統可以大幅提高指揮官決策的速度、品質和準確性,這對於嚇阻戰爭、贏得戰鬥具有決定性作用。」
希克斯表示,推動國防部 AI 應用的數據「來自於數十年現實世界的現代軍事行動和在戰地的多年經驗,
(並且)利用了從海底到外太空等跨領域的為數眾多、穩定的感測器和數據傳輸網路」。「透過與盟國、合作夥伴的數據共享機制,包括與那些在我們開會的當下仍在抗衡獨裁鄰國的民主國家,我們的數據變得更加強大。」 「我們正在一起不斷改進和擴大這些機制。比如在印太,美國、日本和南韓三方現在即時共享預警和飛彈發射數據。」
「不對稱優勢」
在 TORVICE 試驗前六個月,澳英美聯盟三國軍事顧問、工程師和科學家齊聚英國陸軍位於英格蘭南部,距離南澳洲庫爾塔納訓練區約 16,000 公里之遙的索爾茲伯里平原訓練區(Salisbury Plain Training Area)。操作人員利用 AI 驅動的無人駕駛飛行載具群,包括「藍熊幽靈」(Blue Bear Ghost)和 CT220 無人機,來即時偵測、追蹤目標。英國國防部表示,此次測試是世界上首次「對飛行中的模型進行即時再訓練」。「這種根據任務訂製的自適應 AI 能力,將能夠提供比任何一國獨自研發都更強大的能力。」澳洲負責戰略、政策和產業的副部長休.傑弗里(Hugh Jeffrey)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這正是澳英美聯盟的基本理念」。
澳洲國防部發言人對本論壇表示,此類實驗展示了「可操作互通的 AI 管道,使澳英美聯盟夥伴能夠共同創建 AI 模型,並將其部署到彼此的無人駕駛飛行載具上」。
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機器人與自主系統先進防禦研究中心(Centre for Advanced Defence Research in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是領導這些合作的機構之一。該中心於 2021 年與澳洲國防科技集團(Def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聯合成立,其工作重點包括:為國防人員創建自主系統和機器人技術訓練計畫、增強機器學習能力、開發人類與自主系統之間的介面。
澳洲國防部發言人表示,澳洲《2023 國防戰略檢討》(2023 Defence Strategic Review)呼籲進行兵力態勢調整等涵蓋所有國防領域的轉型,也「強調自主系統與機器人系統的潛在變革性影響」。「AI 是賦予機器人系統自主性的一項關鍵技術,國防部正在迅速認識、開發此類系統,以獲得不對稱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