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社
2024 年 10 月中旬,日本、南韓和美國宣布成立多國小組,以監督對北韓制裁的執行。在此之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和俄羅斯阻撓了聯合國的監督活動。
2024 年 3 月,俄羅斯否決了聯合國專家小組的年度續任,該小組在 15 年間監督了對北韓實施的制裁,以遏制其發展核子與飛彈計畫,隨後「多邊制裁監督小組」(Multilateral Sanctions Monitoring Team)即成立。 中國投了棄權票。
新設立的小組將繼續聯合國專家小組的工作,包括定期發布制裁執行報告。 澳洲、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紐西蘭和英國也將加入。
在南韓首爾,日本副外相岡野正敬(Masataka Okano)、南韓副外長金烘均(Kim Hong-kyun)和美國副國務卿庫爾特.康貝爾(Kurt Campbell)與其他八國大使共同宣布了上述消息。
金烘均說:「關於如何建立可以替代聯合國小組的有效監督體系,我們已經進行了多次討論;但即使在討論過程中,北韓違反制裁的案例仍然不斷發生,因此我們認為不應再拖延下去,而應迅速填補這一漏洞。」
金烘均補充說,儘管盟國將繼續致力於恢復聯合國機制,該小組仍歡迎所有願意協助確保制裁得以實施的國家。
康貝爾表示,俄羅斯行使否決權的動機,很可能是由於聯合國小組在報告中稱,莫斯科為烏克蘭戰爭從北韓非法採購軍事裝備與彈藥。
康貝爾說:「這有可能成為追蹤北韓在一系列挑釁行動中所採取的步驟、並追究其責任的重大努力。」 「因此,這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2024 年 6 月,北韓與俄羅斯簽署了一項共同防禦條約。首爾與華盛頓表示,上述兩國進行了非法軍事交易。
位於首爾的「轉型正義工作組」(Transitional Justice Working Group)法律事務分析人士伊森.希碩.申(Ethan Hee-seok Shin)表示,新的制裁倡議可以更有效地監督北韓,擺脫莫斯科和北京在聯合國試圖淡化平壤逃避制裁的影響。
伊森.申說:「展望未來,志同道合的各國政府也應該考慮利用制裁來懲罰協助平壤犯下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的北韓及他國個人、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