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衝突/緊張局勢

研究人員稱,戰鬥加劇導致更多緬甸學校遇襲

美聯社

一個監測東南亞國家武裝衝突的組織稱,緬甸內戰的激化導致對學校的破壞性攻擊急劇增加。

「緬甸見證」(Myanmar Witness)組織表示,這些攻擊進一步加劇了緬甸支離破碎的學校系統的壓力,使數百萬兒童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他們還被迫逃離家園,錯過疫苗接種,並且營養不良。

該組織是英國「資訊韌性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Resilience)的專案計畫。自三年多前軍方從民選政府手中奪權以來,該組織已發現 174 起針對緬甸中小學以及大學的攻擊事件。

與此同時,紐約「保護教育免受攻擊全球聯盟」(Global Coalition to Protect Education from Attack)列舉了 2022 至 2023 年間超過 245 起針對學校的攻擊事件、以及 190 起將教育設施用於軍事目的的報告。

2021 年 2 月的軍事政變遭到了廣泛的非暴力民主抗議,但示威遊行被致命武力鎮壓。 許多反對軍事統治的人隨後拿起武器,全國大部分地區進而陷入衝突。 據估計,軍方只控制著不到一半的國土。

緬甸見證組織專案主任馬特.勞倫斯(Matt Lawrence)說:「教育是緬甸民主運動的基礎,但今天,緬甸青年正目睹他們的學校和生活機會化為廢墟。」 「如果緬甸全國的教育得不到保護,下一代的世界觀就有可能被派別紛爭和戰爭所左右,而不是希望和理性。」

據人道主義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稱,從 2020 年 COVID-19 疫情開始到 2022 年(軍方接管一年後),緬甸學生入學率下降了 80%。 根據該組織報告,到 2022 年年中,全國約有一半的兒童、即 780 萬青少年失學。

緬甸見證組織說,其記錄了與 176 起攻擊學校事件有關的 64 人死亡和 106 人受傷的報告。

2024 年 1 月,領導民主運動的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估計,有 570 多名兒童被政府安全部隊殺害。 根據「武裝衝突地點與事件數據計畫」(Armed Conflict Location & Event Data Project)的數據,多達 8,000 名平民在衝突中喪生。

緬甸見證組織稱,軍事空襲是學校被毀的主要原因。 隨著民主派力量和少數民族武裝團體取得進展,此類攻擊變得越來越頻繁。

勞倫斯表示,「隨著軍方失去了對地面的有效控制,他們不得不採取越來越多的空襲行動,但往往使用的飛機越來越不合適。」

報告稱,雖然一些反抗力量也攻擊了學校,但攻擊的頻率和破壞性都要小得多,並且通常使用的是攜帶小型爆炸物的無人機。

其他因素也正在擾亂教育。 包括高年級學生在內的許多年輕人都參與了反抗運動。 政變後,數千名教師離職,加入了旨在削弱軍方對政府機構控制的公民不服從運動。

即使一些教師建立或加入了不受軍方控制的學校,但鑑於由於前線不斷變化,他們也很難穩定提供課程。

保護教育免受攻擊全球聯盟執行主任麗莎.鍾.本德(Lisa Chung Bender)說:「我們看到的是緬甸正在形成一種幾乎是雙重的制度:先是國家資助的學校,然後有其他各方資助的學校,而參與其中任何一種制度都會遭到報復。」

她說:「這將學童與教育工作者置於一個不可能的境地:他們必須通過檢查站,並說出他們要去的地方;如果確定他們要去的是敵方學校,無論敵方是誰,他們都可能受到騷擾、拘留或體罰。」

受教育機會不足只是緬甸日益加深的人道主義危機的一部分。 300 多萬人因戰亂而背井離鄉,其中大部分發生在軍方奪取政權後。 2024 年 6 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表示,緬甸 35% 的兒童生活在「糧食貧乏」(定義是無法獲得生長發育所需的充足營養)之中。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 Development Program)的數據,緬甸一半以上的兒童生活在貧困之中。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