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人權紀錄在聯合國遭到尖銳批評
法新社
2024 年 7 月初,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因其人權紀錄遭到聯合國會員國和組織的嚴厲批評。 聯合國所有 193 個成員國必須每四至五年接受一次審議,然後就該國願意接受的建議提交一份報告。
在 1 月份對中國的審議期間,持批評態度的國家強調了北京對公民自由的鎮壓,以及 2020 年在香港實施的全面國家安全法,以鎮壓反送中後的異議。
他們還對抹殺西藏文化和宗教特性的政策、以及在西北部新疆區域的鎮壓行動表示震驚。北京遭指控在新疆監禁了一百多萬維吾爾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人士。
各國向中國提出了 428 條建議,其中既有尖銳批評,也有伊朗提出的「繼續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等建議。
在 7 月初的審議過程中,中國代表團向大會通報說,中國已經採納了其中 70% 的建議,然而卻斷然拒絕了西方國家提出的大多數建議。
觀察者表示,中國向其支持者施壓,要求他們用溢美之詞填滿規定的發言時間。
十五個國家獲准發言,其中包括俄羅斯、美國、英國、委內瑞拉和辛巴威。
美國大使蜜雪兒.泰勒(Michele Taylor)表示,中國「在國際社會不斷呼籲尊重人權和基本自由之下,拒絕採取行動,而且拒絕了許多建設性建議」。
她強調「新疆正在發生種族滅絕和反人道罪行」。
這是自聯合國前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蜜雪兒.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於 2022 年發表報告(該報告也遭到了北京的拒絕)詳述在新疆發生的侵權行為以來,對中國進行的首次審議。
英國大使西蒙.曼利(Simon Manley)說:「中國今天拒絕了英國的每一項建議」。
「北京這樣做,表明其不承認自身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並再次試圖聲稱(聯合國)對新疆的權威評鑑,我在此引用其說法,是『非法和無效的』。」 然而,這既不非法也非無效。
國際人權協會(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Human Rights)的拉斐爾.維亞納.大衛(Raphael Viana David)說:「中國駁回了其收到的 30% 的建議。」
「北京作為聯合國建設性行為者的形象,已然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