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特輯

太空防禦夥伴關係

當對手單打獨鬥時,美國與盟友聯手合作

《遠地點》(APOGEE)成員

2013 年與澳洲開始,美國國防部(DOD)已與 30 多個國家簽署協定,共享有關太空中環繞地球相關領域的資訊。這些關於「太空狀況意識」(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SSA)的協定以措辭嚴謹的法律語言寫成,通常涉及太空發射、避免碰撞、物體脫離軌道等議題。但是,太空狀況意識協定的持久價值可能更多體現在建立合作關係,而非九頁文件中的具體條款。

太空防禦領導層將這些雙邊協定描述為與美國建立更深層次太空安全關係的門戶,而美國是公認的世界太空領域領導者。每個新夥伴帶來的好處大不相同。少數國家擁有自己的太空防禦部隊,並與美國國防部緊密合作。而絕大多數太空狀況意識合作夥伴則對太空領域有著遠大抱負。「你展示你擁有的東西,並讓我們知道它在哪裡,或者你正準備發射。」美國太空司令部(USSPACECOM)的太空狀況意識數據共享計畫主任葛籣.格雷迪(Glen Grady)說。「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指標,表明有人開始認真對待太空事務了。」 

澳洲、加拿大、法國、德國、紐西蘭和英國六國與美國在太空安全方面的合作最為密切,並透過聯合太空作戰
(Combined Space Operations,CSpO)中心全天候共享數據。我們可從一個指標看出這些合作關係的成熟度:一名英國陸軍旅長被派往美國太空司令部,擔任美國指揮系統下負責政策和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副主任。 

在與美國達成太空狀況意識協定的國家中,除了其他歐洲國家、日本以及最近加入的印度,聯合太空作戰合作夥伴國展現出了最高水平的技術進步。在俄羅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試圖獲得太空優勢之際,與這些國家合作擴大太空意識是美國太空防禦領導層的首要任務。而增加國際成員也是其優先任務。這些國家也許尚不具備尖端太空操作能力,但他們看到參與其中的價值。換句話說,就是追求安全專家眼中的軟實力。

位於澳洲東南部的坎培拉深宇宙通訊設施(Canberra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 Complex)擁有與太空船交換數據的「大碟形」(big dish)天線。 Adobe Images

夏威夷井上健-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aniel K. Inouye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為一所關注區域和全球安全的美國國防部機關。該中心教授阿爾弗雷德.歐勒斯(Alfred Oehlers)博士表示,美國太空司令部及其所屬美國太空軍「在推動這方面一直做得很出色」。歐勒斯告訴太空司令部雜誌《遠地點》(Apogee),太空防禦領導人正在向海外派遣人員,並擴大與不具備太空能力的國家之聯繫。「向下發展非常重要,這樣我們就能向世界各地的安全部隊灌輸更廣泛的意識,讓他們認識到太空的重要性,以及各國參與太空決策的重要性。」歐勒斯說。最終,這一努力可能會超越以美國為中心的「軸輻網路 」(hub-and-spoke)關係,走向一個多國互聯的體系:「我們必須建立一個社群,以使它自己有能力向前、發展自己成員間的相互關係。」他表示,此過程中的一個步驟,應該提出這一問題:你相信自由開放的太空嗎?歐勒斯說,在訪問一些國家時,他吃驚地發現,高階國防領導人對太空防禦的重視程度是如此之低,尤其是對於衛星的保護。衛星攸關國家安全,並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行動通訊、銀行業務、天氣預報、甚至農業生產中都不可或缺。「在太空敘事論述中,他們看不到自己的角色。」他說。 

「太空議題很艱深,因為技術門檻很高。事實上,我們關注的仍是數量有限的幾個新興國家。這意味著我們可能必須發揮更大的作用,更思熟慮、更有意識的作用,讓事情更民主化一些——提供模式、機會、合作協定,以此讓這些國家在未來有更大的利益相關之處。」歐勒斯說。讓更多國家在聯合國等國際論壇上參與太空治理,有望對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等獨裁政權起到嚇阻作用。「他們正試圖將太空變成他們得以行使主權的獨享特權。我們不能坐視不管。」他說。未來幾年,他希望看到美國與其他國家簽訂的太空狀況意識協定數量翻倍,並在此基礎上再接再厲。太空司令部稱已有 80 多個國家在太空中開展活動。「太空狀況意識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歐勒斯說。「但是,太空狀況意識的目的是什麼?它的目的是維護太空的安全、可靠和穩定。」

澳洲是各國利用太空狀況意識協定強化自身安全的典範,部分原因是其發展了國家太空產業。在英國和美國的幫助下,1967 年澳洲成為第三個建造並向太空發射自有衛星的國家。智慧太空系統(Intelligent Space Systems)主席暨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坎培拉太空(Canberra Space)計畫主任羅素.博伊斯(Russell Boyce)表示,然而直到五十年後,太空狀況意識協定才刺激了軍方領導人以及全國民眾對太空防禦重要性的認知。該大學為澳洲國防軍學院(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cademy)提供支援,後者負責為澳洲太空防禦司令部(Defence Space Command)開發和執行衛星任務。自 2013 年太空狀況意識協定簽署以來,已有兩個美國太空防禦設施被移交給澳洲,並安置在西北海岸的埃克斯茅斯(Exmouth):一個 C 波段太空監視雷達系統
(C-Band Space Surveillance Radar System)與一個太空監視望遠鏡(Space Surveillance Telescope)。博伊斯告訴《遠地點》:澳美簽署協定後,兩國還發布了一系列太空防禦公報,從而促使澳洲國防領導層對太空狀況意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即「除了為美國感測器提供底部的水泥,我們還可以做更多」。「這進而支持我的或其他人的團隊,提升在太空狀況意識、太空領域意識,以及太空交通管理中所使用到的科學與技術」。

2021 年 10 月,日本從種子島宇宙中心(Tanegashima Space Center)發射一枚 GPS 有效載荷衛星星座。其為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的一部分。即將發射的準天頂衛星系統還將攜帶兩個美國軍用有效載荷。路透社

澳洲計畫在未來十年內投入約 1,438 億新臺幣(45 億美元)用於太空防禦,並與洛克希德馬丁集團(Lockheed Martin Corp.)和空中巴士(Airbus)公司等外國承包商合作發展本國太空能力。新南威爾士大學坎培拉太空計畫已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集團簽署協議,將免費引進該公司的太空訓練模組。「他們預計自己必將獲得澳洲與太空有關的大型合約。」博伊斯說。「他們知道自己必須與具備太空素養的客戶合作,而他們的部分責任就是幫助教育客戶。」他說,澳洲也將尋求其他太空協定——「國際合作夥伴關係,而不僅僅是想要帶著銷售目錄空降澳洲。」「正確的合作夥伴關係和正確的夥伴,將願意與我們一起在澳洲努力,從而真正提升澳洲本土技能與能力。這將使我們走向成熟。」

他表示,一個前景廣闊的商業太空產業正在澳洲崛起,其中包括兩家從新南威爾士大學坎培拉太空計畫分離出來的公司——太空感測器和處理器製造商 Infinity Avionics,以及衛星星座專家 Skykraft。博伊斯認為,雖然澳洲的太空能力還處於「萌芽階段」,但美國太空司令部對其合作夥伴有足夠的信心,因此澳洲成為繼加拿大和英國之後第三個與美國簽訂強化太空合作協定的國家。「澳洲迅速提升了他們的能力。我們與他們在很多層面上都具有操作互通性。」負責協定談判的首席行動長格雷迪說。 

博伊斯解釋道,澳洲在諸如廣受讚譽的、被稱為立方衛星(CubeSats)的 M 系列微型衛星等計畫上反應敏捷,且有能力承擔風險。M2 立方衛星可以分成獨立的 M2-A 和 M2-B 太空船編隊飛行,相互之間以及與地面站進行通訊,以提供更詳細、延遲時間更短的強化版數據。「我們能夠嘗試一些具有野心和創新的瘋狂事物,而且我們幾乎在所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他說。澳洲同時參與編寫太空領域作戰國際手冊。更重要的是,由於地處南半球,澳洲可以幫助其合作夥伴填補太空監視方面的空白,同時提高自身的能力——例如透過開發可穿透雲層的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如果我們僅僅依靠國際合作夥伴,他們的系統往往活躍在北半球。並且工作週期如此繁忙,以至於他們在飛越我們這個區域時正在充電,我們無法得到任何觀測機會。」歐勒斯說。 

2022 年 4 月,瑞典簽署了太空狀況意識協定,這是邁向美國太空司令部所稱的安全合作架構的第一步。隨後,以未來潛在參與者的身分,瑞典應邀觀摩在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Vandenberg Space Force Base)舉行的年度「全球哨兵行動 」(Operation Global Sentinel)終極活動。格雷迪表示,這項在 2022 年 7、8 月間為期八天的活動,吸引了來自 25 個國家的 150 名參與者。他們展示了太空安全能力,並在區域小組中進行情景模擬時,盡可能地使用了自己的裝備。在美方人員到訪該國進行實地太空評鑑之前,太空狀況意識新成員國可以參觀范登堡基地與科羅拉多州施里弗太空軍基地(Schriever Space Force Base)。「讓我們先了解你們的現狀,以及你們的太空計畫目標。」格雷迪說。回答可能會導致進一步的教育、訓練、協助建立太空感測器或軍售——但總是會帶來更大規模的聯盟建設。美國太空司令部還執行允許機密情報共享的高階雙邊協定,以及為軍對軍會談設定條件的「職權範圍 」協定。

2022 年 7、8 月,為期八天的「全球哨兵行動 」吸引了來自 25 個國家的 150 名參與者來到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他們展示了太空安全能力,並在區域小組中進行情景模擬時,盡可能地使用了自己的裝備。技勤士官路克・奇德曼(LUKE KITTERMAN)/美國太空軍

2022 年 3 月,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陸軍上將詹姆斯.迪金森(James H. Dickinson)在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主辦的一次論壇上表示,目前大多數太空狀況意識國家皆位於歐洲和印太,然而美國希望與更多南美、非洲國家建立安全合作架構。  

太空狀況意識的數據共享協定還擴展到全球 130 多間私人公司和七間大學。太空合作夥伴一般分為三類:所有者-營運者,即那些擁有正在軌道上運作的衛星的國家或機構;營運他人衛星的服務提供者;以及發射服務提供者。「我們希望建立一『大帳篷』聯盟。」格雷迪說。「即使我們不與其中一些國家對話,其他國家也會這樣做,而我們也希望他們能盡快效仿美國模式。不僅因為我們可以更容易對話,還因為我們能夠立即開始共享數據,並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作為合作夥伴關係進展的一個例子,博伊斯引用了為期一週、模擬太空軍應對安全衝突的兵棋推演工作坊。太空軍必須將非戰鬥任務——避免碰撞、風險分析和維護約 48,000 個太空物體目錄等「粗活」——委託給值得信賴的太空合作夥伴來完成。在這些模擬過程中,新南威爾士大學坎培拉太空計畫的 M2 衛星被啟動。「我們是以非營利研究機構的身份出席。」博伊斯說。「當時除了營利性商業機構,也有軍方人員在場。美國太空軍人員只是坐在後排歡呼:『快看,太酷了!』」

太空狀況意識協定還帶來了更多進入太空的機會,最近挪威與美國達成的搭載發射協議就證明了這一點。該協定預計將為美國國防部節省 288 億多新臺幣(9 億多美元)和三年的工作量。挪威貿易工業漁業部(Norwegian Ministry of Trade, Industry and Fisheries)旗下的挪威太空公司 (Space Norway)同意在即將進行的北極寬頻發射任務中增加兩個美國軍用有效載荷。美國太空軍所屬太空系統司令部(Space Systems Command)在 2021 年 10 月的一份新聞稿中說,這些軍用有效載荷將為在北極作戰的美軍提供全天候受保護的衛星通訊。此次計畫於 2024 年使用 SpaceX 「獵鷹」(Falcon)9 號火箭從范登堡發射升空。新聞稿稱,這將是美國首次在盟國太空船上搭載國家安全有效載荷。同樣,作為日本為改善本區域全球定位系統 (GPS)信號而研發的「準天頂衛星系統」(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的一部分,該國也計畫為太空軍發射太空監視有效載荷。這個由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所設計的太空軍有效載荷將追蹤距離地球約 36,000 公里的同步軌道上的衛星和碎片。

此類共同行動凸顯了太空合作夥伴關係的價值,並有助於將美國與其對手區別開。「當他們說要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時,他們是真心誠意的。」歐勒斯說。與此同時,俄羅斯因無端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而淪為國際棄民,也越來越依賴北京。據美國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2022 年 4 月的報告,中國在太空防禦方面的進步比任何國家都要快,並且正在尋求到 2049 年取得太空優勢。但歐勒斯表示,中國的進步主要體現在技術方面,其他國家主要是作為中國產品的最終用戶參與其中。由中國領導的區域太空聯盟——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sia-Pacific Spac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在許多方面已經被日本領導的一個更積極的聯盟——亞太區域太空組織論壇(Asia-Pacific Regional Space Agency Forum)——所取代。「迄今為止,在太空能力、發射能力、對供應鏈的貢獻、探索等實際領域,國際參與為零。」歐勒斯在談及北京的努力時說。「因為中國想要快速發展。好吧,如果你想快速發展,你必然要獨自行動。」

俄羅斯和中國在聯合國在太空事務上享有一些支持,因為兩國透過一些計畫發放貸款,例如北京往往是高利貸性質的「一帶一路 」(One Belt, One Road)基礎設施計畫。但他們一直抵制在太空行為、數據共享和禁止反衛星武器方面制定基礎廣泛的國際規範。據新聞網站突破防禦(Breaking Defense)報導,在 2023 年初舉行的聯合國減少太空威脅開放式工作小組(U.N. Open Ended Working Group on Reducing Space Threats)會議上,他們再次表示反對。歐勒斯表示,這種做法讓俄中兩國喪失盟友。「他們幾乎被歸入破壞者一類,他們不斷地抨擊、抱怨、破壞聯合國的努力。」他說。「其他國家開始說 ,『嘿,你們知道嗎,我們有一方在談論開放、透明的太空制度,讓我國有機會參與太空供應鏈;而也有其他國家在談論非常封閉的系統、非常排他性的協定、非常非常令人擔憂的雙邊安排,讓我國基本上要陷入困境』。」

新南威爾士大學坎培拉太空計畫的博伊斯表示,回擊中國在印太區域的侵略行動有助於激勵澳洲對太空防禦的投資。2022 年 12 月,澳洲和美國的最高階外交官和國防領導層重申,他們反對中國在南海採取破壞穩定的行動,如將有爭議的海洋地物軍事化、危險的海空遭遇,以及不符合國際法的過度領土主張。

「太空是全球公域。」博伊斯說。「如果我們不小心,很容易就會破壞這個全球公域。越多的國家參與(確保)清晰度和透明度,並因此承擔責任,就越不可能有國家以不明智的方式輕舉妄動。」嚇阻侵略也是發展太空防禦合作夥伴關係的一個關鍵理由。2020 年 9 月,美國太空與政策戰略中心(Center for Space and Policy Strategy)報告指出,「對美國及其合作夥伴能力相結合的衛星星座發動攻擊,可能會促使多個國家採取集體行動應對。這可能有助於阻止潛在對手首先發動攻擊。」該中心位於美國,隸屬於非營利性研究和分析機構航太集團(The Aerospace Corp)。拓展關係也是 2022 年 10 月發布的《美國國防戰略》(U.S.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中的一項規定:

「互惠互利的聯盟與合作夥伴關係是我們最大的全球戰略優勢——它們是本戰略的重心」。

歐勒斯表示,太空供應鏈是一個機會,能夠建立、加強由投資太空的志同道合安全夥伴國所組成的國際聯盟。他說,太空防禦所需的費用和專業知識讓許多小國望而卻步,但將其分解成多個部分卻可以使目標成為可能。

太空探索的下一個重大進展是前所未有的合作典範:包括奧地利、丹麥和瑞士在內的 11 個歐洲國家正在透過國際「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 program),協助開發「獵戶座」(Orion)太空船服務艙。「獵戶座」將把太空人送往月球及更遠的地方。而服務艙被稱為該船的脊柱。歐勒斯表示,當各國在太空供應鏈中佔有一席之地時,「你就也成為利益攸關方了□□ 隨著我們的發展,整個體系將變得更加強大。□□商業太空會找到合適的參與者加入供應鏈。我們只須給予鼓勵」。  

《遠地點》是美國太空司令部出版的專業軍事雜誌,旨在強化美國在太空領域的安全合作夥伴關係,並為因應全球太空防禦挑戰提供一個國際論壇。 

線上版《遠地點》,請參見 Apogee-magazine.com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