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 2023 年中,來自世界各地的部隊短暫居住於昆士蘭州東北部的澳洲國防軍(Australian Defence Force)湯斯維爾野戰訓練區(Townsville Field Training Area),帳篷和拖車成為訓練、學習和分享技能與經驗的地方,同時強化盟國和合作夥伴對區域安全與穩定的承諾。兩年一度的「護身軍刀」
(Talisman Sabre)澳美聯合演習於 2005 年首次舉行,來自十幾個國家的近 35,000 名人員在澳洲各地進行了為期兩週的訓練,包括龐大的湯斯維爾複合訓練基地。
在食堂、會議室和叢林中締結的新友誼中,兩名軍官來自相距 8,000 公里的國家,卻因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而聯繫在一起。在澳洲的 40 人分遣隊由東加武裝部隊(Tongan Armed Forces)中校陶・阿霍萊雷(Tau Aholelei)領導,約佔該太平洋國家軍事人員的 7 %。為了東加首次參與「護身軍刀」,三十名輕裝步兵同憲兵、後勤和武器專家加入澳洲陸軍
(Australian Army)部隊的行列。
與此同時,在來自印尼達 110 人的分遣隊中,陸軍中校阿里夫・維揚托(Arief Widyanto)在一次兩棲突擊演習中率領傘兵突襲,這是東南亞國家首次部署演習的一部分。「打從演習一開始,我們就已經獲益良多,甚至在演習的計劃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學到如何管理如此大型的演習。」阿里夫說道。
阿霍萊雷和阿里夫在湯斯維爾訓練區接受本論壇的採訪,討論他們在「護身軍刀」的經歷、與合作夥伴軍隊互動的重要性,以及他們計劃如何將這些經驗教訓運用到各自的部隊中。本採訪內容已經過編輯,以符合本論壇的格式要求。
論壇:請告訴我們參加「護身軍刀」的益處。
阿里夫:能夠參加多國聯合演習,對我軍來說是個很好的經驗。我們從指揮部學到了很多,看他們如何將指揮部分成三個部分,這對我們而言是新事物,以前從未發生過。我們也派遣了地面部隊。我們剛剛才參加了陸軍作戰行動,然後是空降以及兩棲作戰行動。所以,這對我們而言是一種新鮮事,因為我們還從印尼帶來了 C-130,這樣他們就可以演練運輸/空運行動,以及如何與其他盟國一起進行空降行動,還有如何支援像「護身軍刀」這樣的大型作戰行動。
這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益處,不僅是能與其他人員並肩行動建立良好關係,對於地面部隊而言,這使他們能夠知曉盟軍的作戰能力,並對他們有更多的了解。
阿霍萊雷: 對於東加王國(Kingdom of Tonga)來說,國王陛下的武裝部隊需要參與此次演習,(因為)我們是區域安全安排的一部分。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有各自的安全利益。同時,我們也有共同的安全利益。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島國,而且,我想我們是最小的參與國家之一,我們也想向我們的安全合作夥伴表明,我們願意合作,而且不僅是合作,還要做出貢獻,為作戰行動增加價值,為夥伴關係增加價值,在安全行動方面我們是可靠且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這也是我們對地區回饋的一部分;我們也獲得了許多協助和支持。因此,對於參與「護身軍刀」的國王陛下武裝部隊而言,我們能預測到我們可以在大局中發揮作用。

論壇:東加在「護身軍刀」演習中的存在有多大程度體現了對區域安全的承諾?
阿霍萊雷:我們是一個小而分散的島嶼(國家),我們有很大的海域。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安保,但我們需要支援才能管理我們的安保環境。這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因為我們非常仰賴進口,以及這些貨物從澳洲、美國、夏威夷等世界各地運輸的方式,我們需要確保我們的海域和國際海域的安全,以便我們能夠繼續取得國家發展所需的資源。所以,我們確實必須參與,因為從戰略上和技術上來說,這些安排都很重要,因為我們能夠做出貢獻並維持合作夥伴關係。
論壇:印尼的多國演習「神鷹之盾」(Garuda Shield)近年來也有所擴大,本次參與可能會如何影響該演習的未來演變?
阿里夫:在這裡參與演習,我們可以學到很多,以便改進我們想要在「神鷹之盾」中提供的東西。我們的武裝部隊總部也貢獻其中,以了解「護身軍刀」中的場景可能如何幫助改善「神鷹之盾」。有很多我們(之前)在「神鷹之盾」中沒有的好東西。例如,分散指揮部以避免敵人的情報工作、監視和偵察(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ISR)⋯⋯以及其他諸如來自不同部隊的整合通訊、不同的通訊能力等,我們可以在「神鷹之盾」」演習中改進的方面。
論壇: 「護身軍刀」的地形是否與家鄉的地形有很大不同?
阿霍萊雷: 不,它們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我們有封閉的地區、叢林,我們也有一些開放的地區。但我認為參與這些大型跨國演習(的收穫)是了解如何利用這個空間,無論是封閉的地區還是開放的地區,還有了解技術層面和操作層面的安排。「我們不僅在野外訓練;我們討論關於未來的概念,特別是在組織各自的軍隊方面,並且研究我們可以互相幫助的各個領域。」因此,這不僅關乎訓練,重點在於合作夥伴關係以及促進這些關係。坐在會議室裡拘謹地說著客套話是一回事,但人與人之間有一種自然的連結,信任和尊重就建立在這之上。」
阿里夫: 在我的國家,地形相似,但天氣相當不同。我們來自一個熱帶國家,我們就在赤道上,所以很潮濕。現在是(澳洲的)冬天,雖然沒有那麼冷,但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對地面部隊而言。我相信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經驗,可以讓他們弄清楚如何生存,以及如何在影響地面部隊行動的所有條件下,仍然能夠及時達成要求或實現目標。

論壇: 你們希望將來自「護身軍刀」的哪些經驗教訓運用到自己的部隊中?
阿里夫:打從演習一開始,我們就已經獲益良多,甚至在演習的計劃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學到如何管理如此大型的演習。當部隊在野外參加演習時,他們也從一起完成任務的盟國那裡學到了很多。
阿霍萊雷:我們了解到⋯⋯科技提升了作戰空間。說到小規模的軍事力量,我們渴望擁有這種科技,但它相當昂貴。因此,對我們來說,我們嘗試並了解如何使用它,但我們同時也發現了,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是加強我們非常擅長的東西以及我們能做到的,即以小型組織的形式工作,對細節和基礎精益求精,並做到最好。然後,了解科技的能力,並使其成為我們在訓練和進步方面的優勢。有時候,在我看來,我認為科技是很好的,但它在如何進行作戰或思考方面消除了人的因素。
我認為我會帶回去的⋯⋯是對細節的關注,以及闡明訓練和演習本身的關鍵要點。那些我們有時會忽略的細節,因為我們只概括了解,但沒有更深入探討。例如,我和我的士兵們談論善良,但我們不會更深入地探討「善良是什麼模樣?」你需要理解這些細節,以及你如何能夠管理這些細節,以便該個人能夠表現得更好,並讓他或她的工作真正有目標。這是我在思考科技的過程中,以及思考科技如何使行動精確到分秒不差、毫釐不失時,所領悟到的非常關鍵的事情。
阿里夫:我們也期待更了解這些科技。為了支援我們家鄉的訓練,我們已經升級了科技技術⋯⋯但我們仍然需要向訓練區裡的教官學習很多東西,例如他們如何控制其團隊。當然,在「護身軍刀」中,我們看到來自澳洲和美國的教官,我們也學習到他們如何嘗試指揮部隊,不僅是將他們引導至場景中,還會根據他們的心態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論壇:你們最喜歡「護身軍刀」的哪個部分?
阿霍萊雷:我見到許多(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以及⋯⋯各國之中的不同文化。刻板印象有很多,但當你在現場遇到他們時,你知道的,我們都是人類,這使我們更加理解彼此,並帶來人性化的聯繫。我們從事的工作實際上是關於管理暴力的,所以不該對此掉以輕心。我們非常清楚這些風險⋯⋯但這是我們願意承擔的風險,因為我們的職業是士兵、水兵和空軍士兵。因此,與來自社會的不同部分、不同層級的每個人見面、交談,這是個人的成長,其實也是國家的成長;我認為這就是「護身軍刀」最好的部分。
我們的觀點是,我們在這裡學習和培養這些關係。正如我之前所說,這是為了建立信任、回饋,並增加作戰空間的價值。我記得有一位美國將軍說過:「重要的不是狗的大小,而是狗的鬥志。」我們總是企圖超越自己的能力,做好我們擅長的事,然後再建立能力在我們想要擁有的其他事物上。
阿里夫:對我來說,與許多新合作夥伴會面、建立新的關係,然後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這次演習最有趣的部分,因為我可以根據他們的故事獲得另一種體驗。透過聆聽他們的故事、聆聽他們的經歷,我學到了很多教訓,希望我能透過這些來提升我自己和我的軍隊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