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協調一致的脅迫行為意在削弱國際法

論壇成員
多年來,多國領導人一直譴責中國人民解放軍(PLA)在國際空域不安全攔截軍機、在公海進行危險演習,以及中國海警和海上民兵在主權國水域採取脅迫性戰術。
根據美國國防部(DOD)關於 2023 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與安全發展的報告,這些具有脅迫性的危險舉動是中國協調一致的企圖的一部分,意在阻撓各國在國際法允許的區域內安全飛行、航行和作業。
此類「灰色地帶戰術」(gray-zone tactics)──即不構成戰爭行為的脅迫行動──目的在於「向美國和其他國家施壓,迫使它們停止在北京聲稱擁有主權的領土附近的合法行動」。 這些領土主張日益擴展至國際公認的邊界範圍之外。
對抗已經升級。 美國國防部稱,2021 至 2023 年間,解放軍飛行員在東海、南海上空接近美軍飛機時,進行了 180 次莽撞操作,比之前十年的總和還要多。
美國負責印太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伊利.瑞特納(Ely Ratner)告訴記者:「如果算上解放軍針對其他國家進行具脅迫性和風險性的攔截,過去兩年針對美國、盟國與合作夥伴飛機的攔截事件增加到近 300 起。」
最新解密的照片與影片顯示,解放軍飛行員在距離美軍飛機只有數公尺之遙的地方飛行。 澳洲和加拿大也提到類似的危險攔截行為。 美國國防部報告稱,解放軍莽撞行事的例子還包括在他國軍機附近進行桶滾等空中特技。
據國防部官員稱,最近一次類似事件發生在 2023 年 10 月下旬,當時一架解放軍飛機在南海上空與一架美軍 B-52 轟炸機相距約 3 公尺。
與此同時,北京加大了對日本和菲律賓等國的海上脅迫力道。
2024 年初,中國海警與日本漁船、巡邏船在日本控制的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即釣魚台列嶼)——中國聲稱擁有其主權,並威脅以武力奪取——周圍發生衝突,並警告日本飛機離開該區域,由此引發了緊張情勢。 位於檀香山的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資深研究員丹尼.羅伊(Denny Roy)為《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撰文稱,北京的戰略一直是在尖閣諸島周圍增加並維持壓力,希望持續的軍事衝突危險能「嚇得東京屈服」。 但北京當局失算了。
在菲律賓領海,中國海警和海上民兵經常在中國非法聲稱擁有主權的南海海域使用水砲、攔截作業、跟監和其他危險行動。 2024 年 3 月,中國海警向菲律賓船隻發射水砲,造成四名菲律賓海軍士兵受傷。 馬尼拉以分析人士所謂的「堅定透明」(assertive transparency)作為回應,公開揭露了有關北京脅迫行徑的資訊。
影片來源:EYEPRESS / 路透社
加州史丹佛大學海洋透明度計畫「海洋之光」(SeaLight) 主任雷蒙德.鮑威爾(Raymond Powell)對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新聞社說:「對許多政府來說,誘惑就是順從、沉默、不公開任何事情,因為你希望一切恢復常態。」 但所謂常態,他說:「正變得對該區域和其他東南亞國家越來越不利。」
「所以,你越是對灰色地帶活動習以為常,它們就越變得理所當然,最終你將對喪失自己所有正當的權利、合乎國際法的權利一事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