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人東北亞 (NEA)特輯

同盟與 合作夥伴關係

將戰略關係提升至新高度

阿爾弗雷德.歐勒斯(Dr. ALFRED OEHLERS)博士/井上健-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aniel K. Inouye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

照片:美聯社

我們經常聽到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是一項重要資產。這些關係使美國有別於其競爭對手。特別是在關鍵時刻,它們還賦予美國決定性的優勢。由於美國所面臨的未來挑戰,它可能會再次向盟國與合作夥伴尋求支持。因此,確保這些關係得以維繫並保持活力,符合我們的集體利益。

要在令人艷羨的成績上更進一步,這並非易事。在這些關係中,我們還可以有哪些改進之處?我們可以在何處且如何有所創新?還有哪些機會有待發現及把握?這些都是須要反覆追問的重要問題。在當前的戰略競爭中,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有必要不斷挑戰自我,思考我們的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還可以包含哪些內容,以及在關鍵時刻尋求它們可能帶來的決定性益處。

五個因素為盟國與合作夥伴帶來了廣泛的機會。這些因素加乘的效果,有可能促進我們的關係網,使其更有韌性,更能因應當今和未來的戰術和戰略挑戰。首先,我們必須重新整理現有關係。其次,我們應擴大既有關係網。第三,我們須以創新的方式配置這些連結方式。第四,我們必須深化整合。第五,我們須更集中、更密集地運用這些網路和關係。

重新整理

我們的許多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已存在多年。這些關係反映了過往的狀況和優先事項。我們一直努力跟上變化的步伐,在其架構下定期更新各種關係,進行各種活動。然而,也許隨著戰略競爭的加劇,狀況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俄羅斯非法入侵烏克蘭等事態發展,讓我們發現我們正處於歷史性的轉捩點上。我們的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能否跟上此變化?

我們的戰略環境雖然競爭日益激烈,但因(往往是與潛在敵手的)深厚經濟連結和相互依賴而變得混沌不清。我們面臨的威脅日益多維和複雜。衝突不再侷限於傳統的海陸空領域。網路、太空和資訊等新興領域正迅速成為關鍵所在。

面對如此多的變化,我們有理由重新評估我們的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是否仍然與目的相符。重新評估我們的協議及其與當下挑戰的相關性將是有益的。同時,為了彌補差距或抓住機會,我們可能須要就潛在的前進路徑進行坦誠對話。

在泰國東部舉行的「金色眼鏡蛇 2023」演習期間,一輛南韓戰車正在登陸。

擴大

如果我們僅從本區域內各國軍隊之間的聯繫來檢視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狀況似乎令人振奮。我們的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在數量和地理覆蓋範圍方面都令人印象深刻,但仍有成長與改進之空間。彌補差距,例如遺漏沒有軍隊的國家,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整體而言,我們有理由感到滿意。

然而,如果換一個指標,事情看起來就沒那麼令人滿意了。如果我們在評估聯盟和合作夥伴關係時,不只看軍事聯繫,還看它們是否有能力對目前所面臨的威脅採取更有效的因應措施,結果會如何?畢竟,我們的關係網擁有匯集軍事合作夥伴的強大號召力。我們有可能利用這些關係網來召集其他重要國家、區域及國際參與者,從而在戰場上作出寶貴的貢獻。如此一來,就等於承認了一個重要觀點。在我們當前的戰略競爭中,面對混合或灰色地帶的挑戰,軍隊仍然擔負關鍵角色。然而,它逐漸不再是唯一角色。在某些狀況下,軍隊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有鑑於此,我們的關係網還應囊括何人、何物?

在某種程度上,這可能涉及到我們熟悉的問題,即召集合適的機構間合作夥伴(interagency partners)。這是一個開始,但還有更多可能。為了更全面地因應灰色地帶及混合挑戰,人們提出了「整體社會」 (whole-of-society)的方法。在這方面,私部門或非政府組織等非國家行為者的重要角色經常被提及。

在處理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讓更多非軍方夥伴加入,共同抵禦灰色地帶及混合威脅。由於在使命、優先事項和組織文化上的差異,這可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然而,取得進展至關重要。透過擴大這些額外夥伴的參與,整個關係網的關聯性和有效性將會提升。投入時間和精力於此將是值得的。

創新

我們的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主要建立在雙邊協議的基礎上。然而,我們尋求的解方往往可能須要採取多邊方式。在國家間戰略競爭加劇,同時存在灰色地帶或混合跨國威脅的背景下,以同盟為基礎的解方可能更適合。這不一定意味著需要組成一個大聯盟。無論是出於靈活性和及時性、地理重點、資源共享效率、同盟互補性、還是所面臨問題的獨特性等原因,同盟可能只由三到四個國家組成。「極少邊」(minilaterals)一詞通常被用於描述這些較小規模的多國工作。

四方安全對話夥伴關係(Quadrilateral partnership 或 Quad)將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國聚在一起,討論共同關切的戰略議題。同時,澳洲、英國和美國之間的三邊夥伴關係,即「澳英美聯盟」(AUKUS),重點關注國防科技的共享和開發。為解決基礎更廣泛或更專業的議題或地理相關問題,還有許多其他可能的組合方式。有些可能是非正式或臨時性的,另一些則由正式協議所組建。一個令人振奮的趨勢是,召集或參加極少邊會議的國家日益多元化,包括澳洲、加拿大、法國、印度、印尼、日本、菲律賓、南韓和越南。

我們的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是探索新型極少邊組合的理想基礎。這些組合有潛力以富有想像的方式來因應挑戰。它們也強化了整個區域的網格狀關係結構,有助於阻止、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和俄羅斯等國政府的惡意活動。在可能和適當的狀況下,值得對各種組合的機會進行探究。

深化整合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暴露了一個重大漏洞。全球供應鏈一旦中斷,經濟就會陷入停滯。當我們意識到中國此單一國家對國際供應鏈擁有過大控制權時,經濟崩潰的前景,雖早已成為一個國家安全問題,這時又增加了另一個令人警惕的層面:一個戰略競爭對手是如何獲得如此大影響力的?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變得尤為重要。經濟的脆弱性引發了關於是否須要與中國「脫鉤」
(decouple)或「去風險」(de-risk)的激烈辯論。本土外包(homeshoring)或產業回流(reshoring industries)常被看作是解方。就盟國與合作夥伴而言,「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是另一種選擇,無論是將敏感產業置於更安全的避風港,或是使關鍵材料、零組件或技術的來源多樣化。

盟國、合作夥伴也深化了產業與經濟整合,尤其是對國防至關重要的產業。這種整合旨在融合各夥伴國的相對優勢,在關鍵產業的整個供應鏈中發揮集體能力。「設計同盟」(allied by design)等術語描述了從基礎研究到產品部署之更深層的協作與整合。澳洲、英國和美國在國防科技方面的合作,就是這種雄心勃勃的整合範例。還有很多機會可讓更多合作夥伴參與到不同的高科技領域。例如網路、太空和資訊作戰、人工智慧,以及量子運算。

這種協作與整合並非易事。它反映了夥伴之間在合作品質上更深層的承諾。然而,這樣做將有助於強化產業和經濟的韌性,因應疫情所暴露的脆弱,強化經濟實力,並使盟國與合作夥伴更有能力因應未來多領域、多層面的挑戰。這代表著我們的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又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運用關係網路

熟能生巧。軍事演習是對備戰狀態的檢驗,因而對聯軍的備戰狀態和有效性至關重要。對聯盟而言,演習對於不同聯軍夥伴之間的操作互通性是不可或缺的。軍隊之間無縫協作的能力是我們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的標誌。它向潛在對手展示了令人信服的綜合嚇阻力。

印太是許多跨國演習的所在地,包括肩並肩 (Balikatan)、金色眼鏡蛇(Cobra Gold)、神鷹之盾 (Garuda Shield)、馬拉巴爾(Malabar)和護身軍刀 (Talisman Sabre)。此密集網路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令人振奮的跡象表明,隨著各國部隊不斷透過創新來因應當前挑戰,此類演習正在擴大,且正在強化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參演國數量正持續增加。所演練的場景範圍在數量、精密性和複雜性上皆在提升。太空和網路等新領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資訊領域也緊跟在後。整體來說,正在測試和完成的操作互通性和統合程度正在逐步加深。

雖然這對我們的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來說意義重大,但我們仍應該對潛在敵手的進展保持警惕。儘管時間或資源有限,我們必須不斷努力超越他們。這意味著每次演習後都要提高標準,並且須要不斷尋找新的方法來進行壓力測試,強化對合作至關重要的能力。

我們接下來在同盟與合作夥伴關係方面的作為,將會產生重大影響。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相反的,某種不安是有益的。我們的關係網是實現綜合嚇阻的重要徑路,對於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和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都至關重要。我們的行動肩負著重大的影響。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