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 (NEA)武器擴散

北韓與中國的夥伴關係建立在搖搖欲墜的基礎上

論壇成員

儘管北韓和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宣布 2024 年將是兩國友好年,但平壤方面反覆無常的行為、禁止核武計劃和飛彈計劃以及與俄羅斯日益密切的關係給北韓與北京當局的關係蒙上了陰影。

分析人士表示,莫斯科當局和平壤當局可能在沒有中國參與的情況下採取行動,以北韓武器交換俄羅斯軍事技術,這違反了由俄羅斯和中國投票表決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即將出版的書籍《崛起:中國如何成為強權》(Upstart: How China Became a Great Power)的作者梅慧琳(Oriana Skylar Mastro)在《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上撰文表示:「既然俄羅斯願意提供中國不會提供的好處,平壤當局正在向莫斯科當局靠攏,北京已經失去了有利的籌碼。」

梅慧琳認為,雖然金正恩政權在北韓 90% 以上的進出口方面依賴中國,但金正恩有忽視其捐助者偏好的歷史。最明顯的例子包括無視中國的要求,即停止增加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武器試驗。

2024 年 2 月,梅慧琳寫道:「俄羅斯的支持讓平壤當局更有能力採取行動,這可能會阻礙北京在區域和全球的野心。」

中國將自己標榜為穩定的力量。外交部長王毅(Wang Yi)在 2024 年 2 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聲稱,北京當局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動蕩的世界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然而,北韓與俄羅斯的夥伴關係讓金正恩更加大膽,使得中國無法說服好戰的平壤當局恢復無核化談判或放棄挑釁性武器試驗。

北韓也給北京當局帶來了安全方面的困境。早在 2017 年,中國就根據當時的聯合國制裁,透過切斷煤炭出口來回應朝鮮發射飛彈和發展洲際彈道武器的威脅。平壤當局因此罕見地公開批評中國。

在一次軍事演習中,北韓還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期間向日本海(Sea of Japan)發射了四枚飛彈,這時機可能激怒了中國共產黨(Chinese Communist Party,CCP)領導人。蘭德公司(Rand Corp.)國防研究員布魯斯・班奈特(Bruce Bennett)博士認為,這些發射是北韓為了暗中展示其威脅中國的能力。

班奈特說,中國已經部署了飛彈防禦系統和雷達,以應對來自朝鮮半島的潛在威脅。他問:「當時,除了北韓之外,還有哪個國家能夠發射彈道飛彈,而中國東北地區需要這樣的⋯⋯防禦?」

同年,中共宣傳媒體《環球時報》(Global Times)警告稱,儘管北韓於 1961 年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但如果北韓發射飛彈並引發美國報復,中國不會向北韓提供援助。

北韓與中國的關係也受到領土爭端的困擾,北京當局幾乎與每個鄰國都有爭端。國際事務專家 J・伯克希爾・米勒( J. Berkshire Miller )為《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撰文指出,兩國 1962 年的邊界條約未能明確劃定邊界。米勒表示,中國在白頭山(Baekdu Mountain)的開發(該山橫跨整個朝鮮半島和中國民眾視為神聖的邊境領土)引發了抱怨,稱北京當局打算擴大對該地區的主權主張。

新聞雜誌《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稱,在北韓遠北邊境也存在緊張局勢,該邊境使中國與日本海隔絕,北韓禁止中國軍艦在其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東海岸停靠。

對北京和平壤而言,在幾十年的互不信任之後,維持一年友誼的可能性正在減小。

在此留下評論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如果您選擇分享您的電子郵件地址,《論壇》員工將僅用於與您聯絡。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分享或公開。 評論只會顯示您的名稱和網站。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