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合夥人大洋洲東北亞 (NEA)

澳洲、日本合作開發海底通訊和防禦能力

菲利克斯・金(Felix Kim)

鑑於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迅速擴大其潛艦艦隊、並在印太區域作風強硬(還往往違反國際法),澳洲和日本正在聯手發展水下作戰能力。 這一公告反映了澳洲為增強其高科技實力而做出的更大努力。此努力是澳洲與英美兩國結成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的一部分。

美國國防部於 2023 年 10 月報告稱,中國預計到 2025 年擁有 65 艘潛艦,並到 2035 年擴大至 80 艘。

2023 年 3 月,日本海上保安廳船隻在日本尖閣諸島附近遭遇中國海警船。
影片來源:日本電視台(NIPPON TELEVISION)/ 路透社

鑑於北京水下能力的快速擴張和現代化,澳洲「國防科技集團」(Def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和日本防衛裝備廳(Acquisition, Technology & Logistics Agency,ATLA)啟動了一項研究計畫,以增強兩國水下通訊和操作互通性方面的戰略能力。 具體而言,防衛裝備廳於 2024 年 1 月下旬宣布,兩機構「旨在建立水下聲學通訊技術,以促進水下無人駕駛載具之間的協作」。

日本《讀賣新聞》(Yomiuri Shimbun)報導稱,鑑於中國強勢的海洋開發,這項為期四年的倡議旨在改善雙邊合作。

2023 年 6 月,澳洲國防部長與日本防衛大臣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國防峰會期間會面,並且確認了在水下作戰等領域的雙邊合作。

在「特殊戰略夥伴關係」(Special Strategic Partnership)和 2022 年簽署的新版《安全合作聯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 on Security Cooperation)的支持下,兩國國防科技關係日益緊密。

官方表示,這項新計畫是 2023 年 6 月達成雙邊研究、開發、測試和評估架構下的首個計畫。 澳洲首席國防科學家譚雅.蒙羅(Tanya Monro)博士在聲明中說:「透過合作,我們取得了單槍匹馬無法實現的科技成果。」 「該計畫將為未來機器人和協作自主聯合研究奠定基礎,目標是提供先進能力來支撐非對稱優勢。」

兩國均譴責了中國最近的海上活動。

2023 年11 月,澳洲總理安東尼・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一艘中國軍艦在日本附近國際水域,透過在一艘澳洲皇家海軍(RAN)艦船附近使用聲納,採取了「危險、不安全和不專業」行為,導致正在清理自家船隻螺旋槳上漁網的四名澳洲海軍潛水員受傷。 2023 年 4 月,在日本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即釣魚台列嶼)附近,中國海警船騷擾了兩艘日本漁船,並在超過三天的時間裡無視東京要求其離開日本海域的命令。 《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報導稱,北京表示將在 2024 全年繼續派遣船隻靠近尖閣諸島,並威脅要檢查該海域的日本漁船。

澳洲和日本近年來開發了水下作戰系統,包括 Anduril 澳洲分公司(Anduril Australia)製造的「幽靈鯊」(Ghost Shark)超大型自主水下航行載具、以及日本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製造的 OZZ-5 自主水下航行載具。

InnovationAus.com 報導稱,兩國最新的合作是對「AUKUS 海底機器人自主系統計畫」(AUKUS Undersea Robotics Autonomous Systems)的補充。 該計畫是三方合作重點發展先進軍事能力的一部分,將利用人工智慧來強化澳洲 P-8A 海神(Poseidon)飛機和海底浮標上的偵測系統,以偵測來自潛艦的威脅。

菲利克斯・金(Felix Kim)位於南韓首爾,為本論壇的撰稿人。

在此留下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