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成員
北韓官媒朝鮮中央通訊社(Korean Central News Agency)報導,2024 年 1 月下旬,這個孤立國家的獨裁者金正恩(Kim Jong Un)承認,北韓農村經濟「處境惡劣」,並承認「未能令人滿意地為當地人民提供調味品、食品和消費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
金正恩發表上述言論後,北韓外交官在平壤會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外交部副部長。金正恩正在尋求加強其政權與北京的關係。在此之前,北韓向俄羅斯移轉武器以支持後者對烏克蘭的非法戰爭,從而強化了與莫斯科的關係。
北韓 966 萬農村居民中的部分人正在挨餓,而金正恩卻更重視代價高昂的軍力建設,並且北韓政權繼續依賴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Chinese Communist Party)。中國是北韓的主要盟友和首要貿易夥伴,為其提供大部分糧食和能源。
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Vienn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研究人員指出 ,截至 2020 年,估計有 60% 的北韓公民(即 1,500 萬人)生活在絕對貧窮中,無法滿足食物、住房、飲用水、教育和醫療等基本需求。
2023 年 10 月,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稱,金氏政權違反聯合國安理會(U.N. Security Council)禁止北韓武器出口的決議,向俄羅斯運送了一千多個貨櫃的武器彈藥。
2024 年 2 月,德國廣播公司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導,2022 年北韓的中央計畫經濟總值為 7,680 億新台幣(245 億美元)。《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武器交易後,莫斯科解凍了北韓 2.8 億新台幣(900 萬美元)資產,也可能透過提供國際銀行網路存取使用權來幫助平壤逃避經濟制裁。
俄羅斯支付的費用平攤到每個北韓農村居民頭上,相當於每人不到 31 新台幣(1 美元)。《泰晤士報》(Times)報導,北韓政權打算用這筆錢購買原油。
北韓由於核武和飛彈計畫而受到國際制裁,以及 COVID-19 疫情影響,經濟遭受重創。執政黨最近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致力於發展陷入普遍貧窮和面臨糧食危機的農村地區。與此同時,根據官方媒體報導,軍費開支佔北韓國內生產毛額 (GDP)的近 16%,近年來更已攀升至 GDP 的 26%。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報導,該國經濟在 2022 年連續第三年萎縮,其製造業則連續第六年萎縮。
北韓在 1990 年代遭受了一場災難性大飢荒,估計有 60 萬至 100 萬人死亡。長期糧食短缺是該政權數十年來經濟管理不善的結果。
2023 年,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在報告中指出,「簡而言之,北韓瀕臨饑荒邊緣。」
2024 年 2 月,南韓統一部基於對 6,300 多名脫北者的訪談而發布了一份報告,強調北韓糧食危機日益嚴重。根據路透社報導,過去十年來逃至南韓的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北韓從未獲得過政府配給,而是依靠臨時市場賺錢維生。有些人表示,他們家庭近 70% 的收入都來自這些非正規來源。
「我們可以確認,北韓居民的住房、醫療和教育環境仍然不夠發達。為了生存,他們生計的許多方面仍在繼續市場化。」統一部長官金暎浩(Kim Yung-ho)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