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合夥人大洋洲

澳洲於印太建立糧食安全計畫

湯姆・阿布克(Tom Abke)

從柬埔寨到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正透過開拓性的農業計畫和創新性的漁業管理來解決飢荒和糧食不安全的問題。 坎培拉努力的核心是澳洲國際農業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ACIAR)。該政府機構成立於 1982 年,已與 200 多家國內外機構合作,為非洲東部及南部、東亞、南亞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區域的計畫提供支持。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的數據,印太區域有超過 3.7 億人營養不良,約佔全球嚴重糧食不安全人口的一半。

澳洲國際農業研究中心最近在巴布亞紐幾內亞(PNG,簡稱巴紐)開展的「研究促發展」(research-for-development)計畫旨在徹底改變內陸魚類養殖業。 這項耗資 5,280 萬新台幣(170 萬美元)的計畫重點為吳郭魚(一種淡水魚,是低脂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旨在滿足關鍵的營養需求,同時促進當地民生。 這項研究由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UNSW)領導,並與巴紐國家漁業局(National Fisheries Authority)合作,旨在將城市和其他都會區附近的魚類養殖商業化,為經濟成長和糧食安全提供一條永續發展途徑。

據該中心稱,此計畫符合巴紐「2050 年願景」(Vision 2050)和「2023-2027 年中期發展計畫」(2023-2027 Medium Term Development Plan),體現了對社區賦權和永續水產養殖的承諾。

新南威爾士大學副教授傑斯蒙德.薩姆特(Jesmond Sammut)說,他觀察到,在引入魚類養殖業的地方,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巴紐的水產養殖業從 2009 年的約 1.1 萬個養魚場成長到 2023 年的 7 萬多個,就是明證。 2023 年 9 月,薩姆特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飲食中蛋白質的增加是最明顯的,但農民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增強也令人振奮。」

在東帝汶(一個人口約 150 萬的島國,2002 年獨立),澳洲國際農業研究中心的計畫已引進了 19 個新作物品種。 該中心在 2023 年 12 月的新聞稿中表示,在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UWA)的協調下,這一舉措得到了全國各地小農的歡迎。 包括紅米和雜交種玉米在內的新品種是澳洲和東帝汶兩國二十年農業研究的成果。

這些新品種最近在東帝汶首都帝力(Dili)舉行的一場國際研討會上亮相,總統何塞.拉莫斯-奧爾塔(José Ramos-Horta)博士也在場。 據澳洲國際農業研究中心稱,由西澳大學領導的「社區農業創新」(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for Communities)計畫的重點是提高農業生產力和盈利能力,從而改善農村民生。

同樣在柬埔寨,澳洲國際農業研究中心的貢獻隨著 2023 年 11 月暹粒省(Siem Reap) 格羅蘭(Kralanh)地區斯冷魚道(Sleng Fishway)的開通而備受矚目。 作為東南亞首創,這一基礎設施計畫旨在振興漁業和促進農村繁榮。 這條魚道由澳洲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和澳洲外交貿易部(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資助,可讓魚類通過 1.4 公尺高的圍堰,旨在促進魚類洄遊,確保來自 31 個村莊的兩萬多居民能夠獲得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來源。

據該中心報告稱,澳洲查爾斯特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柬埔寨漁業管理局(Fisheries Administration of Cambodia)和當地社區也參與了這項合作,凸顯了該中心透過與不同利益攸關方合作,以實現永續成果的方法。

澳洲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在寮國永珍和斐濟蘇瓦設有區域辦事處。該機構表示,在整個印太的計畫凸顯了其願景,即透過提高農業生產力和永續經營來減少貧困,改善民生。

湯姆・阿布克(Tom Abke)位於新加坡,為本論壇的特派員。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