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亞・雷耶斯(Maria T. Reyes)
2023 年 12 月下旬,日本正式向菲律賓提供了一套空中監視雷達系統。鑑於北京在南海日益強硬,這將強化東南亞國家菲律賓的監控能力。
該系統可遠端偵測噴射戰鬥機和飛彈,被安裝在華萊士航空站(Wallace Air Station)。該基地是前美軍基地,位於馬尼拉以北約 270 公里處,面向爭議海域。
菲律賓於 2020 年訂購了價值 32 億新台幣(1.03 億美元)的三部固定式、一部移動式遠端監視雷達。其中的第一台交付之際,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EEZ)日益顢頇。
其餘雷達也由日本三菱電機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 Corp.)製造、並將於 2026 年交付。尚未確定它們將在何處運作。
中國聲稱南海大部分海域為其領土,並繼續無視一項國際法庭於 2016 年駁回這些主張的裁決。 中國軍隊經常騷擾其他聲索國正在合法作業的船隻。 例如,2023 年 12 月,中國海警和海上民兵船隻發射水砲並撞擊菲律賓船隻,企圖阻撓其向駐紮在西菲律賓海(南海的一部分,包含菲律賓專屬經濟區)的菲律賓水兵運送補給。
這個雷達計畫對日本來說是一個里程碑,標誌著日本自 2014 年放寬武器貿易禁令以來首次出口國防裝備。
菲律賓空軍司令史蒂芬・帕雷諾(Stephen Parreno)中將在移交儀式上表示:「鑑於該區域不斷變化的安全情勢,這個雷達系統變得尤為重要。」 「這個雷達將作為我們綜合防空系統的環節之一運行,將使我們能夠更精確地偵測到更遠距離的潛在威脅,從而使我們能夠更快地進行攔截應對。」
該系統的偵測範圍為為飛機 555 公里、彈道飛彈 930 多公里。 菲律賓空軍在日本接受了該系統的操作訓練。
那個位於菲律賓北部拉烏尼翁省( La Union)聖費爾南多(San Fernando)的前美軍基地,自 2015 年其 1950 年代製造的雷達除役以來,就一直沒有雷達偵測能力。
位於夏威夷的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網路安全與關鍵技術主任馬克・馬南坦 (Mark Manantan)告訴本論壇:「我認為這種發展是菲律賓南海工具箱的擴展。」 「當然,從外交角度來看,這也有賴日本和菲律賓日益升溫的友好關係。 自 2016 年南海仲裁結果發表以來,雙方明確支持並承認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UNCLOS)為基準的國際法。」
為強化嚇阻力,日本正支持菲律賓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提升防禦能力。 2023 年 12 月在東京舉行的日本-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峰會上,各國承諾強化海上安全合作。
「在區域層面,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菲律賓與日本的戰略合作在東南亞產生了外溢效應,」馬南坦說。 「雙方合作緊隨… 東協-日本 50 週年紀念峰會之後。 2023 年,東協與日本的關係已提升為全面安全夥伴關係。」
他說:「參照東京與馬來西亞、越南的合作,我們也看到日本正與其他東協國家發展類似關係。」
馬南坦指出,這些發展將強化東協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立場、以及對國際法的堅守。
瑪麗亞・雷耶斯(Maria T. Reyes)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為本論壇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