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尋求擴大影響力,印度洋國家提倡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

曼迪普·辛格(Mandeep Singh)
兩年一次的果阿海事論壇於 2023 年 10 月下旬舉行第四屆會議,國防與安全性官員的首要目標是建立跨國合作框架,以利減輕印度洋地區(IOR)的共同安全擔憂。
這項為期三天的活動由印度西南部果阿邦的海軍戰爭學院(Naval War College)主辦,與會者來自孟加拉、科摩羅、印尼、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模里西斯、緬甸、塞席爾、新加坡、斯里蘭卡以及泰國。活動背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已加強其在印度洋地區的行動,而各國對其日益強硬的態度益發擔憂。
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於主題演講表示:「自由、開放且依規則行事的海事秩序是我們所有人的優先事項。在這樣的海事秩序,「強權即公理」毫無立足之地。」
辛格強調,必須作出合作承諾來維持法治與「合法的海上交戰規則」,以利維護地區安全與繁榮。他說:「若要促進合作並確保無任何國家能以霸權姿態主宰其他國家,有必要制訂公平的交戰規則。」
印度政府聯合情報委員會(Indian government’s Joint Intelligence Committee)前主席 S.D.普拉丹(S.D. Pradhan)博士於 2023 年 10 月在「印度時報」寫道,北京在印度洋地區的根本目標是對抗其他國家,特別是印度,以便與沿海國家建立新秩序,並確立中國為主導力量。
印度海軍總司令哈里·庫馬爾(Hari Kumar)在論壇演講提出四項原則來深化印度洋地區國家之間的合作,包含建立遵守國際海事法的機制、制定訓練協議並建立量能,以及開設區域卓越中心。
庫馬爾說,這些中心將成為海事安全資訊的樞紐,且可反映印度古魯格拉姆(Gurugram)的印度洋地區訊息融合中心(Information Fusion Centre-Indian Ocean Region)。該中心成立於 2018 年,旨在促進合作與專業知識發展,應對海上恐怖主義、海盜及武裝搶劫、人口販賣與走私,以及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UU)漁業等挑戰。
辛格表示,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漁業威脅糧食安全及海洋生態系統:「跨國合作編纂及共享監測資料正是當前要務。」
根據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的說法,中國船隊是全球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捕撈的主要實施者,且在印度洋地區中國大型拖網漁船有日益增加的趨勢。
模里西斯警察局長阿尼爾·庫馬爾辛格·迪普(Anil Kumarsing Dip)指出,近期透過印度洋地區海上路線進行非法毒品販運急遽上升是另一項海事威脅。他在果阿活動表示:「由於毒品販運可帶來巨大利潤,因此成為最有利可圖的謀利方式,為本地區不斷增加的恐怖活動與叛亂提供資金。」
辛格認為本論壇與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與經濟合作倡議(BIMSTEC)等論壇可作為途徑來建立信任與合作以及降低風險。他還提到由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與經濟合作倡議成員(孟加拉、不丹、印度、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於 2018 年與 2021 年進行的 BIMSTEC 防禦演習。
辛格表示,還需要合作框架來應對氣候變遷,這可能涉及印度洋地區國家合作減少碳排放、轉向永續性實踐,並透過技術與資本轉移來投資綠色經濟。
Mandeep Singh 位於印度新德里,為本論壇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