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推動印太安全夥伴關係

論壇成員
2023 年 11 月中旬,菲律賓總統小斐迪南.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表示,鑑於該國面臨對其海岸「日益迫近」的侵擾,與印太盟國和夥伴(尤其是美國)的合作變得日益重要。
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井上健-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aniel K. Inouye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會議上,馬可仕表示,情勢「變得更加嚴峻」。 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和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之間的南海行為準則(South China Sea code of conduct)協商進展緩慢,因此馬尼拉正在制定自己的協議草案,同時尋求與馬來西亞、越南等同樣存在海洋領土爭端的國家達成雙邊協議。
中國聲稱對南海大部分地區(包括菲律賓專屬經濟區 [EEZ])在內的領土擁有主權,儘管國際法庭於 2016 年裁定該主張無效。 北京無視這項裁決,持續騷擾該區域的菲律賓漁船和軍人。 馬可仕雖未提及中國,但表示外國海警和海上民兵的「脅迫策略和危險計謀」正在「將我們人民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
他說:「緊張情勢正在加劇。」他補充說,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菲律賓必須提升夥伴關係、投入更多資源。 「菲律賓不會將我們的任何一寸領土讓給任何外國勢力。」
他表示,馬尼拉與美國之間牢不可破的同盟關係(美國是菲律賓超過 72 年的國防條約夥伴)仍然是菲律賓的基石夥伴關係。 馬可仕說,「鑑於對我們安全的日益增長、不斷變化的區域、全球挑戰」,兩國軍隊將持續強化協調和戰力。
馬可仕的美國之行為期六天、訪問三個城市,檀香山是其最後一站;此前他還參加了在加州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峰會。 據《馬尼拉時報》(Manila Times)報導,馬可仕在與其他 21 個區域經濟體領導人會談時表示:「我們需要加快努力解決結構性和政策性問題,以實現經濟快速復甦和永續成長,創造就業機會,吸引人們投入主流經濟,以及減少貧困和不平等。」
在檀香山,馬可仕強調了峰會期間與美國簽署的一項協議,該協議將有助於確保菲律賓獲得「可負擔、可靠、永續」的核能供應。 據《檀香山明星廣告報》( Honolulu Star-Advertiser)11 月中旬報導,馬尼拉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75%,而核能將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
馬可仕在夏威夷會見了美國軍方高階領袖,包括 印太司令部司令約翰.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上將。 他們討論了中國在自治台灣周圍、以及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所採取的強硬行動。 在馬可仕發表談話的第二天,菲美兩國軍方宣布將在菲律賓最北端的雅米(Mavulis)島(距離台灣約 100 公里)附近開展空、海聯合巡邏。
2023 年 4 月,菲美兩盟國還舉行了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
馬可仕談到了「重大挑戰和機遇」,包括核武、太空軍事技術和氣候變遷,以及透過公私夥伴關係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計畫促進經濟安全的必要性。 馬可仕表示,網路和人工智慧等其他快速發展的創新同時帶來了好處和風險;他強調,如果應用得當,科技可以提供解方。
馬可仕說:「菲律賓將繼續作為積極參與和負責任的鄰國和夥伴。菲律賓將始終設法開展合作,以實現互惠互利的最終目標,即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