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方方面面東北亞 (NEA)深度思考

科學家在日本近海拍攝、 捕獲最深海魚

路透社

澳洲和日本的一支科學考察隊首次在海面下 8 公里多處捕獲了魚類,並拍攝到它們在更深處的活動情況。

2023 年 4 月,科學考察隊首席科學家艾倫.賈米森(Alan Jamieson)教授表示,在由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UWA)和東京海洋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Marine Science)組成的團隊進行的為期兩個月的航行中,在北太平洋日本海溝(Japan Trench)水下 8,022 公尺深處,陷阱中捕獲了兩條蝸牛魚(snailfish)。

科學考察隊表示,這是首次在超過 8,000 公尺深處捕獲屬於貝氏擬獅子魚(Pseudoliparis belyaevi)種的蝸牛魚。據記錄,該物種的體長接近 11 公分。

作為對地球最深處魚群進行的 10 年期研究的一部分,聯合科學考察隊從「降壓號」(DSSV Pressure Drop)科學考察船上放下的遙控攝影機也記錄了在日本南部伊豆小笠原海溝(Izu-Ogasawara Trench)8,336 公尺深處游動的一種未知蝸牛魚物種。

「日本海溝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探索之地。那裡蘊藏著豐富的生命,甚至一直延伸到海底。」明德羅-西澳大學深海研究中心(Minderoo-UWA Deep-Sea Research Centre)創始人賈米森表示。「從兩三歲開始,我們就告訴孩子,深海是一個可怕的地方,你不應該到那裡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感覺會伴著你的成長而增長。

「我們沒有認識到,從根本上來說,它(深海)佔了地球的大部分,應該投入資源去瞭解⋯⋯我們是如何影響它,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

在此留下評論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如果您選擇分享您的電子郵件地址,《論壇》員工將僅用於與您聯絡。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分享或公開。 評論只會顯示您的名稱和網站。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