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島茂德(Shigenori Mishima)博士
2023 年 3 月,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太平洋作戰科學與技術會議」(Pacific Oper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nference)上,日本防衛裝備廳(Acquisition, Technology & Logistics Agency,ATLA)副廳長暨首席技術官(vice commissioner and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三島茂德博士發表此篇主題演說。三島討論了防衛裝備廳的作用以及日本於 2022 年 12 月宣布的安保與國防戰略。他的發言已經過編輯,以符合本論壇的格式要求。
防衛裝備廳防衛裝備廳是日本防衛省(Japan Ministry of Defense,JMOD)的外部組織。它成立於 2015 年,共有約 1,800 名職員。防衛裝備廳的任務大致分為四個類別。第一,確保技術優勢,順利、迅速地因應作戰需求。第二,高效獲取防衛裝備。這是一個全方位的計畫管理職責,從概念研究、研究與開發(研發)、購置和運行維護、一直到報廢的整個生命週期。第三,強化防衛裝備和技術合作。這包括與國內產、官、學界的合作,以及與國際夥伴的合作。第四,維護和強化防衛生產及技術基地。
防衛生產及技術基地是防衛能力的組成部分,強化這些面向至關重要。
防衛裝備廳下設有五個系統裝備開發部門,外加海軍艦艇設計部門。此外,它還擁有陸上、航空、艦艇及次世代系統裝備四個研究所,以及三個試驗場。
日本周邊的安全環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惡化,各鄰國的軍力也在不斷強化。片面以武力改變現狀是對自由開放之國際秩序的重大挑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以最明目張膽的方式揭示了這一點。國際社會正面臨著戰後(二戰)最大考驗,進入了一個危機四伏的新時代。與此同時,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安保範式。
考慮到這些因素,日本於 2022 年 12 月 16 日發布了三份戰略文件。其中包括最初於 2013 年發布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之首次修訂版。在這份最高層級文件中,《國家防衛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和《防衛力整備計畫》(Defense Buildup Program)明確制定了防衛的目標和手段。

戰略要點
這些文件標題雖新,但內容卻是為了承接 2018 年版《防衛計畫大綱》(National Defense Program Guidelines)和 《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Mid-Term Defense Program)而制定的。
《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制定了日本未來 10 年的安保戰略。它的修訂標誌著自二戰以來日本安保政策的最重大轉變。未來的措施包括在「自由開放的印太」 (Free and Open Indo- Pacific)願景下開展外交,從根本上強化防衛能力(如反擊能力),以及推動經濟安全政策。為從根本上落實強化防衛能力及其配套舉措,日本將採取必要措施,力爭到 2027 財政年度,將日本防衛預算的水準提高到當前國內生產毛額的 2%。
《國家防衛戰略》制定了未來 10 年的防衛目標,並提出了實現這些目標的方法和手段。具體而言,該戰略制定了包含七項關鍵防衛舉措在內的防衛能力強化政策,以與盟國及夥伴國一道鞏固整個國家的防衛態勢。
《防衛力整備計畫》指出了日本應具備的防衛水準;它是為達到這一水準而制定的中長期發展計畫,擘劃了日本自衛隊未來五至十年的架構。該計畫還指出了未來五年所需的必要任務裝備的數量和總費用——約 9.5 兆新台幣(43 兆日圓,或 2,900 多億美元),是前五年撥款的 1.6 倍。
《國家防衛戰略》提出了有三個防衛目標和三個實現目標的方法。三個目標為:
• 塑造不允許使用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安全環境。
• 透過與盟國及其他志同道合國家的合作與協力,嚇阻和因應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或企圖,並於初期迅速控制事態。
• 若日本遭受侵略,則應承擔反抗侵略的主要責任,並在取得盟國支援的情況下,破壞並擊退侵略。
實現日本防衛目標的三個方法為:
• 強化日本的防衛架構。
• 強化日美同盟的聯合嚇阻與應變能力。
• 強化與日本志同道合的國家或地區之合作,以維護、強化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
《國家防衛戰略》確定了七個領域,作為因應新型戰爭所需的功能和能力。首先,為了嚇阻侵略,利用遙攻防禦能力(standoff defense capabilities)和整體防空與飛彈防禦(integrated air and missile defenses)遠距離干擾破壞來犯之敵。若嚇阻失敗,則利用無人防禦能力(unmanned defense capabilities)、跨域作戰能力(cross-domain operation capabilities)以及指揮管制與情報相關功能,確保非對稱優勢並獲得跨域優勢。若要持續以迅速且持久的方式作戰,直至粉碎敵人的侵略意志,就必須具備機動部署能力和民事防護,以及可持續性和韌性。
2023 財政年度,日本的防衛預算預計將達到 1.5 兆新台幣(6.8 兆日圓,或 460 多億美元),比 2022 財政年度增長了 26.3%。

防衛優先事項
國防產業面臨著如供應鏈風險、低利潤率和網路安全漏洞等日益嚴峻的挑戰。防衛生產及技術基地實際上就是防衛能力本身。因此有必要採取深入舉措來維護、強化它們。
為實現其理想的願景,防衛裝備廳設定了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透過維持和強化國防產業的競爭力和技術、振興國防產業以及推動新的國防企業、吸引盈利企業和因應國防公司的出走,建立一個強大和永續的國防產業。第二個方向是透過確保有韌性的供應鏈、產業安全與網路安全,以及對敏感技術的管理,來因應各種風險。第三個方向是擴大與其他國家在國防產業領域的合作。這包含促進有助於擴大行銷管道的設備移轉,以及簡化對外軍售。
強化防衛技術基地十分重要。投資於研發對於發展能力以及確保盡快部署能力而言都非常重要。此前,有七個關鍵防衛能力領域已被確定。為實現這些目標,防衛裝備廳將加速研發,並維護和改進現有技術。此外,為了確保中長期的技術優勢,防衛裝備廳還將充分利用先進的商業技術,與國內相關部會合作,並在防衛裝備廳內設立一個新的研究機構。
防衛裝備廳目前正在確定重點技術領域。在整個過程中,防衛裝備廳將努力與盟國及夥伴國合作。
日本計劃大力投資戰爭必需的裝備和技術。未來五年的研發支出預計為 8,360 億新台幣(260 億美元),約為過去五年的 4½倍。日本將把大量資金用於技術上,包含在遙攻防禦、因應極音速滑翔載具(hypersonic glide vehicles)、因應無人機和蜂群攻擊戰術(swarm attacks)、無人載具資產、次世代戰鬥機,以及其他能力等領域。
在遙攻防禦方面,防衛省的目標是獲得從威脅區以外的地點與入侵日本(包括其離島)的軍艦及登陸部隊交戰的能力。由於極音速滑翔載具很難用常規手段偵測或攔截,因此防衛省打算獲取應對此威脅的技術。防衛省也希望盡快找到對付空中無人機和蜂群戰術攻擊的方法,以及取得無人水下載具(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等技術。
防衛省將大力投資「全球空中作戰計畫」(Global Combat Air Program)。這是一項由義大利、日本和英國於 2022 年 12 月初宣布的計畫,旨在開發和部署次世代戰鬥機。為強化嚇阻與應變能力,防衛省將推進一項關於未來磁軌砲(future electromagnetic railgun)及其他技術的計畫。

迅速獲取能力
防衛裝備廳將採用三種方法迅速開發和部署這些系統。首先,透過在研發工作完成後部署原型裝備來迅速獲取能力。極速滑翔彈計畫(Hyper Velocity Gliding Projectile project)就是一例。第二,在試驗的基礎上製造、部署作戰規模的原型裝備。高能量雷射計畫 (high-energy laser project)就是一例。第三,在研發計畫完成之前,防衛裝備廳將評估和管理風險。生產與研發將同步進行。12 式地對艦飛彈計畫(Type 12 surface-to-ship missile project)就是一例。
此外,還必須努力維護和改進常規防衛專用技術。在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防衛裝備廳的目標是維護和改進該領域的技術基礎,它們對防衛裝備而言是獨一無二、必不可少的。達到該目標的手段是研究現有技術。這些技術是高效和有效地實現先進能力所不可或缺的基礎。
為強化整合尖端民用技術,相關舉措的預算在 2023 財政年度將大幅增加。這意味著需要更多投資來發現和培育用於防衛目的的尖端商業技術。極音速武器、高精度陀螺儀(gyroscope)和雷射技術就是受資助領域的例子。
全政府努力防衛裝備廳對基礎研究的資助、其他政府機構的投資,以及潛力無窮的尖端商業技術,將根據防衛目的的需要加以採用和修改。這類投資將擴大並更加集中在下一個防衛力整備計畫中。
這幾份最新安保與防衛戰略文件中,強調了利用日本所有科技力量和研發努力來滿足防衛需求的重要性。這是一項全政府(governmentwide)的努力。防衛省的研發撥款僅佔日本政府科技預算的 3% 至 4%。
防衛裝備廳竭盡全力從外部實體(包括新創企業和學術界)引進尖端技術,並計劃在 2024 財政年度後建立一個新的研究所。該研究所將專注於研發,以實現創新防衛裝備和技術研究。防衛裝備廳將確定與未來戰爭直接相關的技術。它將設計出最適合日本的制度,同時借鏡美國國防國高等研究計畫署(U.S.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和美國國防創新小組(U.S. Defense Innovation Unit,DIU)等機構的優良實踐。
防衛省已經發布三份戰略文件:《防衛技術戰略》 (Defense Technology Strategy)、《中長期技術展望》(Medium-to Long-Term Technology Outlook)和《研發願景》(R&D Vision)。防衛省正在檢視這三份文件,並且計劃發布一份新文件來認定關鍵技術領域。公布防衛省對特定技術領域和研發方面的興趣,將有助於提高產業界的可預測性,並促進與國內外夥伴的合作。這樣一來,防衛裝備廳將能夠認定與國際夥伴合作的領域,從而實現雙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