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成員
領土爭端、政治野心和資源爭奪往往引發或加劇武裝衝突。由此而起的戰爭,無論起因如何,都會帶來複雜的後果。根據聯合國安理會 2022 年的一份報告,後果包括:短期和長期的破壞,以及平民傷亡占戰爭所有人員傷亡的近 90%。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福爾克爾.蒂爾克(Volker Türk)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衝突對普通民眾造成的傷害最慘烈的畫面之一,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戰爭:平民「在自己家中,只是為了滿足他們例如取水、購買食物等基本需求時」被殺害。
「從幼童到老人都受到了影響。學生們因教育設施遭到攻擊而停學或休學。老年人和身障人士則面臨巨大挑戰;在某些狀況下,他們無法前往防空洞,或不得不長時間待在地下室裡,以致影響健康狀況。」蒂爾克於 2023 年 2 月表示。「侵犯國際人權和違反國際法的行為每持續一天,我們就越難在日益嚴重的痛苦和破壞中找到一條通往和平的道路。」
戰爭影響波及全球,導致糧食和燃料成本上升,特別是在最弱勢的群體中,苦難更加劇。蒂爾克說:「對平民的傷害是難以承受的。」
「採取一切可行的預防措施」
據總部位於紐約市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稱,《武裝衝突法》(Law of Armed Conflict),又稱《國際人道主義法》(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並不禁止在人口稠密地區作戰,但平民的存在增加了交戰各方限制平民傷害的義務。該法要求軍隊「採取一切可行的預防措施」,避免或盡量減少對平民目標的破壞或平民生命的損失。
「這些預防措施包括盡一切可能核實攻擊目標是軍事而非平民或民用目標,並在狀況允許時對攻擊發出『有效的預先警告』。」該非政府組織於 2023 年 2 月報告稱。「不能僅因防禦方有責任恰當地部署軍事目標於人口稠密地區或其周圍,攻擊方就能免除其考量平民所面臨風險的義務。」
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ICRC)出版了一本名為《加強對武裝衝突和其他暴力情勢中平民的保護》(Enhancing Protections for Civilians in Armed Conflict and Other Situations of Violence)的手冊,分享了有關保護無辜者的資訊和提示。該指導方針重點關注在武裝衝突或其他暴力情勢中被剝奪自由的人、未參與武裝衝突或暴力情勢的平民,以及面臨風險的人士,如婦女和兒童、老人和流離失所者。
「平民不僅越來越直接地被捲入暴力,而且對平民的控制往往是衝突中的利害攸關因素之一。」手冊中指出。「這種狀況的產生可歸因於族群間、種族間和宗教間緊張情勢加劇,國家結構崩潰,爭奪自然資源控制權,武器氾濫,恐怖行為增多,以及所謂的不對稱武裝衝突擴散。如今,陷入武裝衝突和其他暴力情勢中的平民普遍缺乏危機保護,其原因不是架構不完善,而是遵守不力。」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建議各國至少為衝突時期制定部分保護平民的計畫,包括:
• 向有關當局介紹、解釋、宣傳和討論保護平民活動的實施狀況。
• 確保執法部門瞭解自己的職責,並願意切實按照法律行事。
• 在當局之間以及與有影響力的利益攸關方(尤其是民間社會)建立可靠的聯絡網,以便在危機期間提供資源。
• 選擇預先授權提供服務或援助的地區、時間段和人員。
• 開展有助保護平民的輔助活動,例如援助計畫和溝通活動。
• 在實地建立和開展保護平民活動,包括對平民進行宣導活動。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手冊指出:「在開展保護平民活動時,每個組織都應積極主動地尋求與其他人道主義行動者在實地開展以行動為導向的互補活動,以確保採取最全面的因應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改善處於危險中之人們的處境。」
對人類的威脅
北韓是印太地區最大的違規國之一。它無視聯合國的制裁,繼續推進其核子武器計畫,並持續試射飛彈。2022 年 10 月,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武器與作戰行為處」(Arms and Conduct of Hostilities Unit)主任洛朗.吉塞勒
(Laurent Gisel)在聯合國大會上作證時表示,使用核子武器的風險「正在以令人擔憂的速度增長。」「核子武器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吉塞勒說。「使用核子武器將對後代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並且威脅全人類的生存。」
吉塞勒作證說,全世界有 13,000 多件核子武器,而且隨著使用核子武器的風險增加,這一數字預計也會增加。
「核武庫的現代化進一步加劇了這一風險,包括開發據稱更易於使用的小型核子武器,以及發生人為或機器錯誤以及網路攻擊時,可能增加核子武器及其指揮控制系統脆弱性的技術發展。」吉塞勒作證時表示。「核武發展仍在進行,儘管有大量證據表明核子武器對健康、環境、氣候和糧食安全造成了可怕、長期和不可逆的影響,在使用核子武器的狀況下缺乏足夠的人道主義因應能力,且任何使用核子武器的行為都有升級的風險。」
平壤當局的飛彈威脅導致朝鮮半島情勢日益緊張。這促使南韓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於 2022 年 8 月下令更新南韓的作戰計畫(OPLAN)。該計畫概述了基於各種戰時情景的突發狀況。
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尹錫悅表示:「我們需要盡快制定保障國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措施,包括更新作戰計畫以因應迫在眉睫的北韓核子、飛彈威脅。」
現有計畫並未考慮到北韓在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據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報導,一位美國國防部高階官員表示:「南韓這樣做是正確的。」
「在過去幾年戰略環境發生了變化,因此我們有必要更新(作戰計畫),使其與當前戰略環境保持一致。」該官員表示。政府當局補充說,作戰計畫必須考慮南韓的軍事能力也有所提高。
該計畫整合了大韓民國(ROK)軍隊和駐韓美軍的聯合防禦態勢。據《外交官》(The Diplomat)雜誌報導,更新後的作戰計畫將劃分為三個階段:攔截北韓越過非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 ,DMZ)的侵略行為;針對北韓軍隊越過非軍事區的行為實施反擊;韓美聯軍在反擊過程中越過非軍事區。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和平而不是衝突。為此,我們兩國並肩努力,遏制大規模衝突,強化我們的綜合實力,捍衛基於規則的、確保我們所有人安全的國際秩序。」2023 年 1 月,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在與南韓國防部長李鐘燮(Lee Jong-Sup)會談後表示。「我們對保衛南韓的承諾依然堅定不移。美國堅定不移地履行其延伸嚇阻承諾,這包括美國的全方位防禦能力,包括我們的常規、核子和飛彈防禦能力。」
如何讓平民做好準備:南韓的啟示
南韓政府定期進行疏散和緊急應變演習,並向各國大使館發布應變計畫,以供分發給可能受到影響的外國國民。該指導方針根據四個警報級別提供指引:
• 第 1 級:提高警覺
指標:如飛彈試射、核子試驗、煽動性言論等持續挑釁。這是南韓的預設警戒層級。
該怎麼做:保持冷靜、提高警覺。謹慎行事,並關注大使館和南韓政府的公告。
• 第 2 級:行動限制
指標:南、北韓在邊界集結軍隊。駐首爾的各國大使館和國際組織發布通知和警告,限制前往某些地點。國民安全處(Ministry of Public Safety and Security)頻繁發布有關民事安全的通告。在偏僻的地方可能會發生更多的軍事衝突,最有可能是在非軍事區沿線。
該怎麼做:盡量減少移動,避開可能發生衝突的地方。聽從警察或民防部隊的指示。為可能疏散到當地避難所做好準備。準備一個可維持 72 小時必需品補給的緊急避難包。
• 第 3 級:自願疏散
指標:南、北韓軍隊在邊境地區的衝突升高。南韓政府發布邊境地區疏散指示。更多軍人開始部署,並從美國(可能還有日本)抵達。非軍事區沿線部隊集結有所增加。駐首爾的各國大使館和國際組織建議不要前往南韓。
該怎麼做:當地大使館建議本國國民自願離開南韓,並可能為此提供經濟援助。旅行時攜帶緊急避難包(須每六個月檢查一次,以確保隨時可用)。
• 第 4 級:強制疏散
指標:大規模軍事衝突一觸即發。各國大使館準備從南韓大規模疏散本國國民。南韓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民間機構停止運作。登記在冊的南韓男子被徵召入伍。
該怎麼做:前往指定的撤離點,地點很可能是在遠離非軍事區的更南方向。每人都應配備一個緊急避難包。
建立復原力
武裝衝突帶來了稍有不同的挑戰,但毫無保護平民的準備卻不應成為挑戰之一。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聯合國等的資源以及南韓實例,可作為制定計畫的參考。「要找到戰爭規則拯救生命的例子可能很難,因為它們往往不為人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表示。「我們看不到飛官在評估太多人會受到傷害後決定不投擲炸彈的故事。我們看不到衛生工作者在衝突中穿越前線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鏡頭。」
雖然存在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但也有保護平民的行動計畫,以及尊重接戰規則、履行不傷害平民義務的戰鬥人員。
「衝突中無疑存在恐怖、痛苦和心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稱。「然而,也有復原力、重建和恢復。受衝突影響的人們,正如衝突本身一樣,是多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