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東北亞 (NEA)衝突/緊張局勢

「一帶一路」使中國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

論壇成員

根據美國研究實驗室 AidData 的最新報告,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目前是世界最大單一國際債務來源國。

根據 AidData 的計算,在全球利率大幅上升之際,北京在一帶一路(One Belt, One Road,OBOR)基礎設施計畫中所提供的貸款,超過一半已進入本金償還期。這進一步加重了那些本已資金緊張國家的債務負擔,尤其是那些擁有浮動利率貸款的國家。 此外,據報告稱,中國向開發中國家提供的貸款中約有 75% 流向陷入財政困境的國家。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於 2013 年啟動了一帶一路計畫,稱要透過包括港口、道路、發電廠和其他基礎設施在內的專案,在印太、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建立一個「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自那時起,中國政府已向 165 個中低收入國家的近 21,000 個專案,提供了 42.2 兆新台幣(1.34 兆美元)的貸款和贈款,其中大部分以「一帶一路」的名義提供。

許多國家正在努力償還債務,而北京則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紓困貸款。 AidData 報告稱,中國「表現得越來越像一個國際危機管理者」,並有效地為那些陷入財政困難的一帶一路參與國建立了安全網。

北京正竭力降低風險。 中國的貸款機構已將基礎設施計畫的貸款,從 2015 年佔其投資組合的 60% 降至 2021 年約 30%,其中緊急貸款目前佔比近 60%。 根據弗吉尼亞州威廉瑪麗大學(William & Mary University)AidData 的數據,貸款機構還對逾期付款處以更嚴厲的懲罰,將最高罰金利率從 3% 提高了一倍多至 8.7%。 隨著對一帶一路的支援力度減弱,習近平試圖重塑該計畫,推動包括數位金融、電子商務平台在內的「更小、更環保 」的專案。

AidData 執行董事布蘭得利.帕克斯(Bradley Parks)告訴《衛報》(The Guardian):「在許多世界主要貸款國面臨流動性不足或資不抵債的時候,北京正試圖找到讓自己成為世界上最大債權國的立足點。」 「而債權國一般不受歡迎。」

除了一帶一路接受國難以償還的債務外,觀察家們還指出,中國的策略是與其國營企業簽訂不招標合約,且讓接受國面臨金融、環境、成本膨脹的風險。 2017 年,斯里蘭卡以 99 年的租約將南部沿海的漢班託塔(Hambantota)港口移交給中國。 雖然這一交易消除了斯里蘭卡約 315 億新台幣(10 億美元)的債務,但此舉也引發了中國在該國建立軍事基地的擔憂。

AidData 援引蓋洛普世界民調(Gallup World Poll)顯示,中低收入國家對中國的好感不斷下降,從 2019 年的 56% 降至 2021 年的 40%。 一些國家已經取消了一帶一路計畫。 2023 年 10 月,菲律賓取消了由中國出資建設三條鐵路線的計畫,轉而向印度和日本尋求金援。 2023 年中,義大利則宣布將退出一帶一路。

與此同時,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和國際合作夥伴自 2018 年成立以來,已在全球提供了 1 兆 2,920 億新台幣(410 億美元)的融資,其中包括最近承諾提供 158 億新台幣(5 億美元),用於支持斯里蘭卡可倫坡港深水貨櫃碼頭的開發。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