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 (NEA)特輯衝突/緊張局勢

堅決 抵制 中國的 新擴張主義

對於北京將安全問題列為優先事項,各國作出回應

論壇成員|照片:路透社

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各國(尤其是印太地區的國家)都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視為安全威脅。這些指標包括日本大幅增加國防支出的計畫、韓國選出一位批評中國威脅的總統,以及四個印太夥伴首次參加北約(NATO)年度峰會。

上述及其他事件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宣布他將國家安全問題列為首要之務時發生。習近平 2014 年提出了中國獨有的安全概念,並在 2022 年 10 月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上重申了其規定,在該大會上,他成功獲得了第三個五年任期的黨主席職位。這項全面的國家安全政策涵蓋 16 個領域,包括文化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軍事安全。 

「一切都在逐步安全化,這就是我們在中國看到的。」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首席分析師海倫娜・勒加達(Helena Legarda)告訴論壇。「任何政策領域,如果會對政權和政治體系構成挑戰,都可被北京視為國家安全問題。」 

這一政策目標部分受到對內外威脅的認知驅使,似乎追求自力更生。「實際上,北京正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以防他們需要與西方斷絕聯繫。」勒加爾達說。

以關注中國的脅迫國家來說,出現了各種對中國武斷態度的反應。其中許多國家將中國視為重要貿易夥伴,或者避免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選擇立場。「他們希望盡可能地解決爭端,或者至少控制緊張局勢升溫,並試圖與該區域的所有大國保持良好關係。」 勒加達說。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在 2022 年 10 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帶領一批新的政治局成員。

儘管如此,在商業捕魚、領土主權和軍事力量預測等領域,人們仍表達了擔憂。「當我們看到各國的反應,特別是印太地區,我認為我們開始看到某種模式。」她說。

特別是澳洲、印度和日本ムム三國皆為民主國家且是美國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中的夥伴ムム對中共自 2012 年習近平上台以來加速軍事建設的做出越來越大膽的回應。「在過去的四五年間,我們看到了一個實用主義被邊緣化以支持意識形態的中國。」勒加爾達說。
「中國似乎更願意接受經濟或聲譽成本,以實現其宏偉的戰略和政治目標。」

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軍事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Military Affairs)主任菲利普・桑德斯(Phillip C. Saunders)認為這具有諷刺意味。 

「中國擔心 Quad 國家共同合作的可能,採取更多的制度化形式,在區域安全方面做得更多。」桑德斯告訴論壇。「但正是中國的行動刺激了所有 Quad 成員的威脅感知,使他們希望增加安全合作⋯⋯並可能讓其他國家有興趣加入 Quad,或以某種形式成為 Quad+。

桑德斯說,有兩個發展形成了對中國威脅的新認知。首先,中國人民解放軍(PLA)已經發展出更強大的能力,且有強烈的意願展現實力,例如在臺灣周圍部署兩艘航空母艦(中國聲稱該自治島嶼為其領土),並進入南海,以及遠程模擬轟炸任務和開發更先進的戰鬥機。其次是中國對 2022 年 8 月由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西・裴洛西(Nancy Pelosi)率領的美國代表團訪問臺灣的反應。「他們對此感到不滿,並選擇使用軍事手段表達這種不滿。」桑德斯說。「這當然引起了臺灣的關注,也引起了該區域其他地方的關注。」在訪問後的幾天內,解放軍在臺灣周圍進行了大規模演習,並發射了彈道飛彈,落在臺灣港口附近和日本專屬經濟區內的水域,引發了對北京的外交抗議。

總部位於美國的安全研究和分析組織蘭德公司 (Rand Corp.)政治科學家郭泓均(Raymond Kuo)說,擔心中國破壞穩定活動的國家在決定回應形式時,會把目光投向美國。「中國的好戰正在導致各國想要轉向美國。」郭泓均告訴本論壇。「美國開始擔起領導的角色,以更具區域性和統一的方式回應中國的挑戰。」

南韓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THAAD)以抵禦北韓飛彈攻擊,引發了中國的報復性和代價高昂的貿易限制。

郭泓均說,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表現出一些最強烈的抵抗,包括 2021年與美國發表的聲明,將中國和臺灣之間的臺灣海峽(日本和南韓等國家的重要航線)確定為首要安全問題。這是盟國五十多年來首次發表這樣的聯合聲明。此外,日本在 2022 年 5 月成立了經濟安全部,以保護供應鏈、基礎設施和領先技術。根據日本松蔭大學的高橋敏哉(Toshiya Takahashi)為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撰寫的一篇文章,此舉反映出對中國貿易阻礙和經濟間諜活動的擔憂日益增加。「這項法律有助於日本與美國和澳洲的安全合作,兩者都接受對中國的經濟反制措施。」高橋寫道。

2022 年 7 月東京發表日本年度國防白皮書,強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恐嚇臺灣和脆弱的技術供應鏈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日益增加的影響。日本此舉遭受中國批評。白皮書指出,日本計劃增加國防預算,發展反擊能力。中國表示,這份白皮書包含了對中國國防政策的「指責和抹黑」,是日本試圖「為自己的強大軍備尋找藉口」。

根據線上新聞雜誌「外交官」(The Diplomat),東京和北京在 1972 年使關係正常化,日本對中國的普遍好感在 1980 年達到了最高點,當時政府的民意調查顯示,79% 的人口對中國有正面印象。「外交官」報導,四十年後的 2021 年,私人民意調查顯示,超過 90% 的日本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

其他抗拒中國武斷立場的的例子包含:

南韓自 2022 年 3 月尹錫悅當選總統以來,一直在尋求與美國和日本加強合作,桑德斯表示。在他的競選期間,尹錫悅指出, 首爾在 2017 年部署美國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也稱為終端高空防禦飛彈(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簡稱薩德反飛彈系統,THAAD)系統 ,以防禦北韓導彈攻擊,中國為此對南韓實施了經濟限制,造成南韓大約 2,337 億新台幣(75 億美元)的損失。在 2022 年 2 月為《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撰寫的一篇文章中,當時的候選人尹錫悅呼籲與中國進行「高層戰略對話」 ,但他表示,他不會讓南韓對中國貿易的依賴決定兩國關係的條件或南韓更廣泛的外交政策。桑德斯說,中國對 THAAD 的報復被認為對其自身利益構成威脅, 「對民眾對中國的看法以及政府和軍方的看法產生了持久的影響」。「來自南韓的聲明對中國的意圖和軍事能力更加坦率。」

越南可能對中國的海上脅迫表現出最強烈的抵抗。2014 年 5 月,多達 30 艘越南海軍艦艇挑戰了多達 160 艘中國船隻,原因是中國在南海有爭議水域進行探索性石油鑽探,郭泓均說。據報,在對峙的最後一個月,數百艘艦艇遭到撞擊。桑德斯說,這一事件以及其他涉及控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事件,以及解放軍對人工珊瑚礁和其他海上地物的疏浚和軍事化,使越南「尋求外部力量參與以平衡局勢」。在 2019 年的一份國防白皮書中,越南詳細描述了該國所面對來自中國的侵略,包括「單邊和以基於力量的脅迫、違反國際法、軍事化、現狀的改變以及對其主權、主權權利和司法管轄權的侵犯」。越南正在與美國空軍合作發展其軍事能力,並擺脫對俄羅斯武器和中國影響力的依賴。航空大學的印度太平洋事務雜誌(Journal of Indo-Pacific Affairs)在 2021 年 12 月報導。桑德斯說,儘管有強大的經濟關係和共同的意識形態,越南人已經表明「民族主義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這激起了對中國的懷疑。他們正在玩一場混合外交、軍事和經濟元素的精細遊戲。」

美國主導對中國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瞄準了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等中國公司。

印度和中國在 1962 年爆發了邊境戰爭,緊張局勢持續燃燒。據《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報導, 2020 年 6 月的一場小規模衝突導致 20 名印度士兵死亡,和根據某些報導,多達 40 名中國士兵死亡。2021 年 11 月,印度軍方官員將中國列為該國頭號安全威脅,並發誓要處理邊境入侵事件。作為一個不結盟國家,印度避免加入正式的軍事同盟,但它經常與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進行演習。雖然印度和中國是金磚國家(BRICS)的成員,該集團還包括巴西、俄羅斯和南非,但印度作為 Quad 成員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譴責中國,包括該國對東海和南海涉及 「有爭議地物軍事化,危險使用海警艦艇和海上民兵,以及破壞其他國家近海資源開採活動」的行動。桑德斯形容印度的政策是「針對中國的避險政策之一,但隨著安全擔憂的加劇,他們願意與美國做更多的事情,作為避險的一部分。」

澳洲與英國和美國一起在 2021 年 9 月推出了安全合作夥伴關係,將為澳洲提供先進的軍事能力,包括傳統武裝的核動力潛艇。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  (Vivian Balakrishnan)2023 年 5 月與澳洲外長會晤後,明確表示支持該安全合作夥伴關係並相信澳洲會在區域安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只要 AUKUS 對地區安全有建設性貢獻,我們就支持它。」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的報導,維文說。「我們與 AUKUS 內的三個夥伴合作愉快,因為我們與每個國家都有長期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我們能夠合作的原因。」

2022 年,國防部領導人還重申將更多美國陸海空軍輪調到澳洲的計劃,因為人們對中國日益增加的軍力擴張感到擔憂。此外,澳洲呼籲對中國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起源進行調查,對中國通訊巨頭華為(Huawei)實施 5G 禁令,並根據坎培拉新的反外國干預法調查中國公民。作為回應,中國對煤炭、海鮮和葡萄酒等澳洲產品實施了制裁。此外,澳洲還參加了 2022 年 6 月的北約峰會,與日本、紐西蘭和南韓一同成為該安全聯盟的印太夥伴之一。北約 2022 年《戰略概念》(Strategy Concept)首次將中國列為對北約價值和原則的威脅,譴責該共產主義國家的「脅迫政策」 ,並得出結論,認爲中國「努力顛覆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包括太空、網路和海洋領域。」與此同時,澳洲和中國的領導人在 2022 年 11 月進行了自 2016年 以來的首次談話。

紐西蘭質疑中國的武斷立場。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時任紐西蘭總理潔辛達・阿爾登 (Jacinda Ardern)也在 2022 年北約峰會期間敦促抵制中國的擴張主義,稱中國「變得更加武斷,更願意挑戰國際規則和規範」。近年來,紐西蘭加入了 20 多個國際聲明,批評中共的行動,包括鎮壓中國西北部的穆斯林維吾爾族人口和侵害香港的公民權利,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紙 2022 年 10 月報導。紐西蘭也是包括澳洲、馬紹爾群島、諾魯和帛琉等 50 國之一,在 2022 年 10 月的聯合國大會上發表聯合聲明,宣布中共對待維吾爾族「可能構成國際犯罪,特別是違反人權」。 

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最近退出了北京領導的倡議,此倡議促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合作。這項決定出現在中國對臺灣不斷升級的軍事壓力,以及北京方面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與莫斯科加強關係的批評之際。立陶宛的退出恰逢臺灣宣布在其首都維爾紐斯開設貿易辦事處,並且隨著該國接受「價值觀第一」的外交政策,承諾其「將積極反對任何侵犯人權和民主自由的行為,並將捍衛世界各地為自由而戰的人,包括從白羅斯和臺灣。」中國的回應是禁止來自波羅的海國家的出口貨物。

歐盟報告稱, 30 個印太國家出席了 2022 年 2 月在巴黎舉行的印太合作部長級論壇。討論的「共同抱負」包括海上安全和網路安全ムム中國與其他國家存在分歧的兩個領域。中國與十幾個國家存在領土爭端,包括在島嶼主權和南海航行權方面的分歧。此外,與中國有關的駭客被指控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網路攻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在 2022 年 10 月的報告中指出,包括針對攻擊「多個東南亞政府⋯⋯使用與中國國家贊助的團體相關之客製化惡意軟體」。

美國正在以新的方式反擊中國的武斷。印太海上安全倡議(Indo-Pacific Maritime Security Initiative)將提高南海沿岸國家和南亞國家的海域意識。另外的 1,900 億新台幣(61 億美元)「太平洋威嚇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專門針對中國,並指出「(美國國防)部門大量投資並致力於抵抗威脅並加強印太地區的威懾」。2022 年 2 月發布的《美國印太戰略》(U.S. Indo-Pacific Strategy)指出,來自中國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並承諾採取包括美國在該區域的五個條約聯盟在內的舉措,以及強化 Quad 國家的力量,並支持印度繼續保持區域領導地位並擴大美國的外交勢力。桑德斯還指出了美國對向中國出售微晶片以及更廣泛地對使用美國技術產品的限制措施。以前的限制集中在任何能幫助中國核武能力的技術。「現在,更廣泛地,我們不希望中國成為先進積體電路的競爭者。我們不希望他們擁有世界級的人工智慧產業。」桑德斯說。美國敦促志同道合的國家遵守新的限制措施,開始將部分經濟和供應鏈與中國脫鉤。「我們將依靠日本和南韓以及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貿易要小心謹慎。」桑德斯說。「我們正在和歐洲做同樣的事情。」

關注中國日益增長之威脅的許多國家包括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 ASEAN)成員國,該協會正在與北京就南海航行、領土主張和其他問題的行為準則進行談判。蘭德公司分析師郭泓鈞說,談判已經進行了十年,似乎沒有什麼進展希望。南海談判的癥結之一是:中國堅持與菲律賓和越南等個別成員國達成雙邊協議,而不是與整個 ASEAN 達成協議。「如果 ASEAN 能夠真正作為一個集團共同行動,他們將擁有更多的權威和更多的能力來塑造該地區。」郭泓鈞說。 

儘管如此,桑德斯表示,長期進行的會談揭示了中國的真實意圖:限制 ASEAN 國家的自由和主權。例如,中國希望限制 ASEAN 成員國與非成員國進行軍事演習的能力,並在外國公司的幫助下開採石油資源。「他們希望只有 ASEAN 公司或中國公司。」桑德斯說。「這些談判的進程清楚地顯示了許多國家所擔心的事情,那就是中國試圖主導該區域及決定該區域的事務,或者至少對發生於該區域的事情擁有否決權。」這種強硬的態度在整個區域加深了人們對中國的不信任。由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進行的 2022 年東南亞現狀調查(State of Southeast Asia Survey)發現,ASEAN 國家中有 64% 的受訪者歡迎來自美國的區域、政治和戰略影響力;53% 的受訪者則相信美國對於全球和平、安全、繁榮和治理作出正確決定。對於中國,相應的數據如下:24% 和 27%。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