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東北亞 (NEA)特輯衝突/緊張局勢

中國人民解放軍 現代化的影響

評估中共軍事升級如何影響區域權力平衡

專家們認為,過去十年以來,堅定自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之崛起以及中共(CCP)對大規模軍事能力的追求,為整個印太地區和更廣泛的國際安全秩序帶來挑戰。人民解放軍(People’s Liberation Army,PLA)現代化可能對區域穩定產生近期和長期影響,衝擊南海、臺灣以及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共同構想的自由開放印太地區。

中國的第 14 個五年計劃(2021-2025)指出,人民解放軍邁向更強大的力量之路,這促使各國軍隊評估其影響並調整國家的國防戰略和預算,以應對人民解放軍演變所帶來的潛在挑戰。 

美國國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DOD)在標題為《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和安全發展》(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 2022 年年度報告中指出,「在這個關鍵的十年中,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爭方式,調查其目前的活動和能力,評估其未來的軍事現代化目標至關重要。」

2017 年的中共第 19 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宣布了一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的時間表,旨在提高戰備。根據該計劃,中國人民解放軍要在 2027 年前加快推進機械化(武器和車輛)、訊息化(訊息戰)和智慧化(將人工智慧的速度和處理能力應用於軍事規劃)的綜合發展。同時,該時間表還承諾全面現代化軍事理論、組織結構、軍事人員以及武器裝備,與國家現代化步伐相應,並在 2035 年完成國防和軍事現代化的任務。目標:到 2049 年,將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軍隊。根據蘭德公司(Rand Corp.)的報告《人民解放軍作戰理念》(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perational Concepts)所述,中共的軍事指導理論代表了其對戰爭和國防的系統思維,融合了中共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的思想。 

軍方出席人員離開中共第 20 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式,習近平在該會上承諾「加快行動」,以實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 美聯社

中共 2027 年的目標適逢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 100 週年。據美國國防部報告,中國媒體引述軍方消息人士表示,「中共 2027 年的目標爲發展足以應對美國在印太地區軍事行動的能力,並迫使臺灣總統按照北京的條件來進行談判」。基本上,習近平希望到 2027 年時,軍隊已經就位且已準備好入侵臺灣,「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已經決定在 2027 年或其他任何年份入侵」,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2023 年 2 月接受 CBS 電視節目《面對國家》(Face the Nation)採訪時如此表示。

「這是一種能力,而不是攻擊或佔領的意圖」,美國聯合參謀總長、陸軍上將馬克・米利(Mark Milley)2021 年 6 月向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U.S. 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說道。「我的評估是一個作戰評估。他們是否有在近期(定義為未來一兩年內)攻擊或佔領的意圖?我目前所觀察到的情況是沒有意圖,但這種情況總是可能改變的。意圖是一種可能迅速改變的事情。」

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的中國力量計畫(China Power Project),北京在 2022 年編列了 7.1 兆新台幣
(2,296 億美元)的國防預算,超過了 2021 年的 6.3 兆新台幣(2,022 億美元)。中國力量計畫指出,這是十年來的首次,該預算增長率連續兩年增加。 

「中共現在已將 2027 年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所需能力以在印太地區對抗美國軍事行動並在全球發揮力量的年限」,美國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司令約翰・阿奎利諾將軍於 2023 年 4 月於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表示。「2022 年 10 月,中共第 20 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未來五年內加快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的目標,包括加強其『戰略威懾系統』。中國政府在第 14 個五年計劃中已加倍投入多國戰略,以確保中共在新興技術中取得全球主導地位。中國政府認為此點對實現複雜現代軍事行動至關重要。中共持續針對全球的技術和人才,以確保在追求先進軍事能力時獲得這些科技資源。」

該區域的軍事預算不斷增加

各國對武裝部隊投入更多的資金。美國仍然是最大的軍事預算國,國會議員通過 2023 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總額近 26.7 兆新台幣(8,580 億美元),比拜登政府要求的金額高出 1.4 兆新台幣(450 億美元)。總額比 2022 年國防預算增加了近 10%。

「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強大的國家安全和國防戰略,這項法案有助於我們在這方面取得成果」,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Armed Services Committee)主席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 2022 年 12 月表示。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2021 年美國擁有全球最高的軍事預算,其次是中國、印度、英國和俄羅斯。澳洲、南韓和日本在國防支出方面也名列前茅。 

據《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報導,印度的國防預算為 2.3 兆新台幣(726 億美元)。印度已透過國內發展和國際合作來優先提升國防能力。根據《國防新聞》(Defense News)雜誌的報導,該國計劃在 2023 年 1 月花費 163 億新台幣(5.22 億美元)於飛彈、防空和海軍武器。

這些已核准的添購案將僅從國內企業購買,包括陸軍的海麗娜(Helina)反坦克導彈、短程防空系統,以及海軍艦艇的布拉莫斯(Brahmos)飛彈發射器和射控系統。印度表示,邊境與中國軍隊的持續衝突是他們升級防空能力的原因。

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澳洲將其 2023 年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提高了 8%,並直到 2026 年中期都將其維持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 2%以上。增加的支出有助於澳洲擴大與太平洋島國的外交關係,以及抵制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獲取經濟和戰略影響力。

分析師們指出,澳洲大部分的國防預算將用於海軍艦艇、潛艇研發、核子動力潛艇採購、軍事能力現代化和艦隊升級。

「俄羅斯、中國和北韓等國家的迅速軍事現代化和科技發展,會為澳洲帶來戰略挑戰。」全球數據(GlobalData)的航太和國防分析師阿卡什・普拉廷・德巴爾馬(Akash Pratim Debbarma)在軍事科技
(Army Technology)網站上表示。「作為一個島國,海軍實力的現代化對澳洲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保全人員行經位於「開創新時代」北京展覽的一輛 15 式坦克,該展覽於中共第 20 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展示國家成就。法新社/GETTY 圖庫圖片

根據情報分析網站 Janes 指出,南韓國防部宣布 2023 年國防預算為 1.3 兆新台幣(421 億美元),較 2022 年增加了 4.6%。南韓將此增加歸因於朝鮮半島上的「嚴峻安全局勢」,指的是北韓的破壞性核子和飛彈計畫。根據 Janes 報導,除了現代化外,南韓武裝部隊將在強化作戰反應能力、購買作戰儲備彈藥和在人工智慧、電子戰、機器人技術和自動系統等領域的開發能力方面增加開支。

日本於 2023 財政年度制定了創紀錄的國防預算,承諾到 2027 年將支出加倍,至 GDP 的 2%。東京稱北韓、中國和俄羅斯所帶來的安全挑戰是將國防設施、海上防禦艦艇和其他船艦預算增加 20% 至 1.7 兆新台幣 (550 億美元)的推動力。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 2022 年 12 月表示,「不幸的是,在我們國家附近,有一些國家正在增強核武能力、快速軍事擴張和單方面試圖以武力改變現狀的活動。」他說日本將在未來五年投注 10.4 兆新台幣(3,325 億美元)的軍事建設,
「從根本上加強我們的防禦能力」。

東京認定中國是對日本安全和穩定最大的戰略挑戰。   

《時代雜誌》(Time)報導,台灣也出現創紀錄的軍事支出,編列 5,920 億新台幣(190 億美元)的國防預算,較 2022 年增加 15%。為了提高戰備狀態,台灣正在進行體制上的軍事改革,並將 18 歲以上男性兵役期從四個月延長至一年。路透社報導,這一變化是受到中國不斷增加的威脅驅使,將於 2024 年 1 月生效,每年可能為台灣的 165,000 名武裝部隊增加多達 70,000 名新兵。

「台灣站在專制擴張的前線,是全球捍衛民主的先鋒,」台灣總統蔡英文於 2022 年 12 月表示。「只有備戰,我們才能避戰;只有能夠打仗,我們才能止戰。」

美國的國防預算包括多達 3,116 億新台幣(100 億美元)的對臺安全援助,並提供武器快速採購給這個自治島嶼。 

中國武力、能力和力量的推測

中國人民解放軍致力於現代化其軍事能力,提高在所有領域的熟練度,包括陸地、空中、海上、核子、太空、反太空、電子戰和網路空間作戰等。 

「人民解放軍正在積極發展能夠阻止、威懾或擊敗印太地區第三方干預的能力。」美國國防部表示。「人民解放軍也在發展能夠深入印太地區,甚至是在全球範圍執行軍事行動的能力。」

以下是美國國防部年度報告,也被稱為《中國軍力報告》(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中對人民解放軍實力的概述。

• 人民解放軍陸軍(PLAA)的作戰部隊擁有約 975,000 名現役人員,是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陸地作戰力量。2021 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PLAA)著重實戰和標準化訓練。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PLAN)擁有約 340 艘船艦和潛艇,其中包括 125 艘主要的水面作戰艦艇。就艦艇數量而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軍。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PLAAF)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共同構成該地區最大、全球第三大的航空力量。該部隊擁有超過 2,800 架飛機,不包括訓練飛機和無人機。201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首次展示了具有核武能力和空中加油能力的轟炸機。

•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PLARF)負責營運、裝備和訓練中國共產黨的戰略陸基核彈與常規飛彈部隊、相關的支援部隊和飛彈基地。202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發射了 135 枚彈道飛彈進行測試和訓練,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

• 戰略支援部隊(SSF)是一個戰區指揮級組織,旨在集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太空、網路空間、電子資訊、通信和心理戰任務和能力。

• 聯勤保障部隊(JLSF)旨在通過訓練和整合民間產品和服務,提高戰略和戰役層面的後勤效能。聯勤保障部隊還為國家的新冠肺炎
(COVID-19 )應對提供支援。

國家戰略

據美國國防部表示,中共的現代化目標與中國的國家發展願景一致。「中國在海外的經濟目標強調促進中國共產黨所稱的國家生產力(工業、技術、基礎建設和人力資本),中共認為這是實現中國政治和社會現代化的手段,其中包括建設世界一流的軍隊。」美國國防部報告指出。「該黨國不懈努力發展中國的國家工業和技術基礎,這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以及中國的全球經濟夥伴都有重大影響。」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說法,武裝部隊的現代化對中國成為一個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富裕國家之戰略至關重要。

專家們表示,解放軍在追趕美軍的道路上面臨重大挑戰。 

面對中國威脅日益上升,台灣空軍 F-16V 戰鬥機在戰備演習中滑行。路透社

「具體而言,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推行軍種聯合上的掙扎,以及透過人工智慧更新準則以反應其軍事革命信念的影響所遇到的挑戰,這些細微之處對於更廣泛地了解中國軍隊至關重要。」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研究助理班・農恩(Ben Noon)和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Office of Naval Research)海軍科學與技術合作計畫(Nav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gram)主任克里斯・巴斯勒(Chris Bassler)在 2021 年 10 月為 War on the Rocks 網站撰寫的評論中寫道。
「儘管軍力持續壯大,解放軍能否應對軍事現代化中較不具體的方面對中國軍隊未來戰鬥能力至關重要。」

農恩和巴斯勒指出,儘管快速擴張,解放軍在現代戰場上尚未經過考驗,使得國內外觀察家對其「真實的戰鬥能力」感到不確定。這意味著分析人士應密切關注解放軍的發展並審視解放軍對其發展軌跡的表述。

美國國防部的報告提供了類似的評估:「理解中國的國家戰略原則對於理解中國的安全和軍事戰略至關重要。這反過來提供了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實力、技術進步、組織和作戰概念之改革與現代化的現狀和未來走向的洞察,這些都可以為中國的領導人提供更多的軍事選項來支持其國家目標。

在此留下評論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如果您選擇分享您的電子郵件地址,《論壇》員工將僅用於與您聯絡。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分享或公開。 評論只會顯示您的名稱和網站。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