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人東北亞 (NEA)

韓戰停戰 70 年後 三方合作夥伴遵守承諾並保持警惕

論壇成員

韓戰停火的 70 年後,歷史上經過談判達成的最長停戰協議仍完好無損,日本、南韓和美國承諾阻止北韓重新展開武裝敵對行動,若展開則會起而對抗該流氓國家。

據韓國聯合通訊社(Yonhap News Agency)報導,2023 年 7 月中旬,盟國的最高將領在夏威夷會面時,北韓(正式名稱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簡稱「朝鮮(DPRK)」)發射了一枚固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ICBM)。這是該國在 2023 年和 2022 年進行一系列導彈試驗後約三個月內的首次試射。 據韓聯社報導,大韓民國(ROK)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金升均(Kim Seung-kyum,音譯)將軍和其日本及美國同儕吉田圭秀(Yoshihide Yoshida)將軍和馬克.麥利(Mark Milley)將軍在新聞稿中表示:「三位國防首長譴責朝鮮的挑釁行為,這突顯了三邊承諾在面對朝鮮公然威脅時的重要性。」

據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報導,麥利於兩天後在東京發表演講時表示,這次洲際彈道飛彈試射「明確地表明了朝鮮發展打擊美國大陸能力的意圖」。

從技術上來說,自 1953 年 7 月 27 日的停戰協定結束激烈戰鬥以來,北韓和南韓仍然處於戰爭狀態。 北韓軍隊曾越過兩國戰前的邊界線 38 度緯線,旨在擴展其共產主義政權至整個朝鮮半島。 南韓則以民主的統一願景進行反擊。 在戰爭期間或在停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站在北韓一方,而聯合國、美國和其他近二十多個國家,總稱為聯合國軍司令部(U.N. Command)則支持南韓。 1951 年 5 月,雙方戰況停滯,7 月開始停火談判,但屠殺的慘況持續了兩年多,直到軍方領導人簽署停戰協議。

據《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報導,這場戰爭導致大約 200 萬韓國人、60 萬中國人、37,000 名美國人和 3,000 名其他國籍之聯合國軍隊人員喪生,其中一半以上為平民。 據《外交》(Foreign Affairs)雜誌報導,朝鮮半島約有 10% 的人口 (北韓和南韓)在戰爭中死亡。 北韓和南韓目前仍由軍事分界線(Military Demarcation Line)劃分為二,這條分界線位於 4 公里寬的非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內,該區長達 241 公里,為停戰協定授權的兩國緩衝帶,聯合國軍司令部稱之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緩衝區。

面對北韓最近違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制裁的核武威脅和導彈試射,日本、南韓和美國三方安全聯盟於 2023 年 4 月宣布,他們歡迎對話以結束僵局,但承諾對任何潛在的北韓核武試驗做出強有力的國際回應。 這些國家的軍隊誓言定期舉行反潛和導彈防禦演習,以回應北韓的冒犯,並促進朝鮮半島和整個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和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 據 4 月會議摘要,該聯盟亦重申對朝鮮半島無核化的要求,而美國則再次強調其不容變更的承諾,會以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所有防禦能力保衛日本和南韓。

大韓民國海軍驅逐艦「李珥號」(Yulgok Yi I,前)、美國海軍驅逐艦「班福特號」(USS Benfold,中)和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愛宕號」(JS Atago)於 2023 年 4 月中旬在未公開地點進行演習。 照片來源:GETTY 圖庫圖片

「時至今日,朝鮮半島仍是地緣政治高度緊張的地區。」《外交》雜誌於 2023 年 6 月下旬報導。 「北韓由殘暴壓迫其公民並經常以核武器威脅鄰國的獨裁者統治。 然而,韓戰的屠殺慘況現在已成為遙遠的記憶。 ⋯⋯ 儘管存在種種缺陷,停戰協定仍取得成功。」

永久結束韓戰的呼籲仍未實現。 70 年前簽署停戰協定時,時任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反思了其模糊性。 「我們在單一戰場上贏得了停戰協議,而非世界和平。」據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U.S. National Archives)稱,艾森豪曾表示。 「我們現在既不能放鬆警惕,也不能停止任務。」

在此留下評論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如果您選擇分享您的電子郵件地址,《論壇》員工將僅用於與您聯絡。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分享或公開。 評論只會顯示您的名稱和網站。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