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 (NEA)氣候

中國日益升溫的水資源問題 可能引發與俄羅斯在貝加爾湖問題上的局勢緊張

湯姆・阿布克(Tom Abke)

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並覬覦俄羅斯的貝加爾湖(Lake Baikal),將其視為解決危機的可能方案。該湖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然而,儘管克里姆林宮最初表示支持,但北京近年來試圖從貝加爾湖進口水資源時,卻遭到俄羅斯民眾反對。

分析師表示,隨著中國的渴望加劇,這座 31,500 平方公里湖泊的使用權可能成為這兩個威權國家之間的爭端。

據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表示,中國多達 90% 的地下水無法飲用,且僅有一半適合用於農業或工業。 大部分的毒害是快速工業化的結果。 乾旱地區和嚴重乾旱加劇了中國的缺水情況,其中以北部地區的缺水情況最為嚴重,海、淮、遼和黃河流域一半以上的地區都處於缺水狀況。

貝加爾湖(如圖)的地理位置極具吸引力。該湖坐落在俄羅斯圖瓦(Tuva)地區附近,而該地區從 1644 年到 1911 年為中國清朝所控制。 中國企業在 2017 年企圖透過 1,000 公里的管道從貝加爾湖進口水資源,並在 2019 年透過裝瓶方式進口水資源。

擬議中的管道將穿越蒙古,以供應中國的甘肅省。 該計劃得到當時俄羅斯農業部長和中國智庫的支持,但俄羅斯環保主義者表示反對,該計畫因而停擺。

2019 年,一家中資裝瓶廠正在建設中,但在反對者發起請願活動,並徵集了約 100 萬人簽名連署後,位於貝加爾湖附近的俄羅斯伊爾庫次克市(Irkutsk)地方法院裁定該建設違法,並下令停工。

據洛伊研究所報導,中國北方目前大部分的水來自南方。 然而,2022 年中國南方創紀錄的乾旱可能會使北京當局將注意力重新轉向貝加爾湖。

「關鍵的問題在於,俄羅斯會如何處理當地人對此類建設計畫的反對。」蘭德公司(Rand Corp)資深國際防禦研究員提摩西・希思(Timothy Heath)博士告訴本論壇。 「中國可以提供資金建設該管道,並支付大筆水費,這可能成為一項激勵措施。 然而,俄羅斯地方政府和民眾將抵制出口,這意味著莫斯科當局將不得不冒著引起更多憤怒的風險,代表中國鎮壓當地民眾,或者接受目前政治過於敏感的事實。」

俄羅斯在 2023 年超越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俄羅斯天然氣、石化產品、木材和礦產亦大量出口給中國客戶。

「中國和俄羅斯在歷史、邊境及其他議題上仍關係緊張。 資源交易條款的爭議可能成為另一個摩擦點。」希思表示。 「然而,反對和抵制美國強權的共同利益遠遠超越這些分歧。 中國和俄羅斯仍基於權宜之計結成合作夥伴。」

湯姆・阿布克(Tom Abke)位於新加坡,為本論壇的特派員。

照片來源:漢斯.盧卡斯(HANS LUCAS)(擷取自路透社)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