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 (NEA)衝突/緊張局勢

在北京和平呼籲不具說服力的同時,中國和俄羅斯深化關係

論壇成員

緊接著中華人民共和國(PRC)針對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提出引人疑竇和平計劃之後,中國共產黨(CCP)總書記習近平於 2023 年 3 月對莫斯科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 中國將該行程稱為「友誼、合作、和平之旅」,因為北京企圖將自己描繪成致力於結束在烏克蘭血腥衝突的中立方。自 2022 年 2 月俄羅斯無端入侵以來,烏克蘭已有數十萬人死亡。

根據美國情報官員表示,中國的親俄提議公開宣稱旨在結束戰鬥,即使北京考慮武裝俄羅斯的選擇。 北京已否認該說法。 然而,根據美國新聞機構政客(Politico)公司的報導,貿易和海關報告顯示,中國公司(包括一家國防承包商)自 2022 年 6 月至 12 月向俄羅斯運送步槍、防彈衣、無人機零件和其他軍事裝備。 報告稱,武警所使用的槍支類型,在海關資料中被認定為「民用獵槍」。

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於 3 月下旬在高度精心安排的訪問中接待習近平(本刊照片)。 中國的「十二點計劃」出現於議程上,該計劃提議在烏克蘭停火,但沒有明確要求俄羅斯撤離該國。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告訴記者,該計劃可能「實際上認可俄羅斯的利益,以及其使用武力征服鄰國領土的企圖,同時允許俄羅斯軍隊繼續占領烏克蘭主權領土」。 批評人士也指出,該提議可能讓普丁有時間重新部署準備戰鬥的部隊,以進行另一次進攻。

中國拒絕譴責該戰爭,並且尊重莫斯科,不會將俄羅斯的侵略描述為入侵。 與此同時,北京對該戰爭發表聲明,呼籲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 而在台灣,中國聲稱為其領土並威脅以武力奪取的自治民主島嶼,習近平所提及的主權聽起來顯得空洞不真實。

「想要和平? 兩位獨裁者都應該立即停止其威脅、侵略和擴張主義。」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推特上表示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對台灣的好戰性——包括網路戰、假資訊宣傳活動,以及中國軍機和軍艦幾乎每天在台灣附近的入侵——讓人質疑北京是否能夠擔任烏克蘭真誠的和平調停者。 它在南海的敵意也是如此,在此處,俄羅斯的入侵可能會對領土爭議產生影響。 中國對大部分海域的非法主張,與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主張重疊。 儘管國際法庭認為中國全面性主權的說法無效,但中共持續將人工島礁和其他海上地物軍事化,並在這些國家領土上騷擾其平民和武裝部隊。

中國對緬甸軍事政變的回應,也讓人懷疑中國是否願意透過談判達成和平。 北京和莫斯科向軍政府提供武器,該軍政府在 2021 年 2 月推翻緬甸的民選政府,引發了估計已造成 150 萬人流離失所的衝突。 聯合國緬甸特使諾埃琳・海澤(Noeleen Heyzer)在 2023 年 3 月報告指出,隨著軍方領導人奮力維持權力來對抗裝備日益精良的反叛抗爭,他們正在對平民訴諸激烈的暴力行動。 她提到空中轟炸、燒毀房屋和其他「嚴重的人權侵犯」。 根據總部位於美國的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表示,與此同時,中國不僅支持軍政府,還支持反對派團體從緬甸獲得礦物和能源資源。

情報機構表示,自從普丁入侵烏克蘭以來,其他國家設法孤立俄羅斯,而中國已採取行動加強與莫斯科的關係。 自戰爭開始以來,兩國已經舉行多次聯合軍事操演。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北京也頻繁和莫斯科共同譴責北約(NATO),而且仍然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之一。

3 月 21 日,當兩位獨裁者離開在俄羅斯的國宴時,攝影機捕捉到習近平和普丁之間的對話。 根據媒體報導,習近平告訴普丁:「目前,有一些變化是我們 100 年來所從未見過的。」 「我們是共同推動這些變革的人。」

照片來源:美聯社

在此留下評論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如果您選擇分享您的電子郵件地址,《論壇》員工將僅用於與您聯絡。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分享或公開。 評論只會顯示您的名稱和網站。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