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社
2023 年 1 月,英國批評中國政府有計畫地侵蝕香港自由,並壓制前英國殖民地當局的言論自由。
在英國政府有關香港最近六個月的報告中,其所包含的批評,指責中華人民共和國縮減對香港居民所承諾的生活方式,並重申政府的觀點,即北京已經違反 1997 年移交條款,讓全球金融中心成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
英國外交事務大臣詹姆士・柯維立(James Cleverly)在該報告的前言中表示,「北京在多方面系統化地侵蝕自由,緊縮對普通香港人生活的限制」,該報告涵蓋 2022 年上半年。
柯維立說:「當局持續鎮壓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集會自由。」 「個人和公民社會團體正在自我審查,大部分獨立新聞機構已經被迫關閉。」
中國駐倫敦大使館並未立即回應評論要求。 (本刊照片:2022 年 12 月,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外的抗議者呼籲實現香港的自由和民主。)
根據移交條款,香港得到 50 年內高度自治的保證,包括根據「一國兩制」方案的言論自由。
柯維立說:「毫無疑問地,中國未能遵守《中英聯合聲明》。 香港的權利和自由已經被犧牲,以幫助北京施加更大的控制力,破壞香港的自治。」 「中國正在縮減 25 年前對香港所承諾的生活方式。」
2020 年中,北京在香港強制實施國家安全法,以懲罰恐怖主義、與外國勢力勾結、顛覆和分裂活動,並可能判處終身監禁。 英國當局一再譴責該立法,批評人士稱該立法被用來抑制異議人士。
2023 年 1 月初,在英國大臣與香港大亨、支持民主的報紙《蘋果日報》(Apple Daily)創辦人黎智英(Jimmy Lai)法律團隊會面之後,香港和中國當局提出抗議。
黎智英是一位高調批評北京者,根據安全法被指控與外國勢力勾結和進行煽動騷亂,將面臨終身監禁。 2022 年 12 月,他因與《蘋果日報》前總部租賃合約有關的詐騙指控而被判處將近六年徒刑。
在警方突襲編輯部和當局凍結其資產之後,該報被迫關閉——這是香港數家在安全法生效之後停止營運的出版物之一。
照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