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成員
緬甸各種抵抗團體對民主國家有共同的願景,並已經朝該目標取得進展。 許多觀察人士同意:如果反對者在兩年前殘暴的武裝部隊接管緬甸時聯合起來,並且國際社會的譴責得到行動支持,則被趕下台的民選政府可能終將佔得優勢。
自 2021 年 2 月 1 日軍事政變以來,非公開的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NUG)和數十個已經統治全國領土數十年的族群,已經將戰術從公民不服從轉向武裝抵抗,且正在取得進展。 國際上對非法政權的批評也有增加的趨勢,有些人說措辭強烈是不夠的。 (本刊照片:2021 年 10 月,反對緬甸執政軍政府的民族團結政府武裝派別——人民防衛軍成員在靠近緬泰邊界的克倫邦(Kayin State)營地進行訓練。)
根據位於泰國和緬甸仰光的非營利人權組織——政治犯援助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表示,截至 2023 年 1 月底,執政軍政府(Tatmadaw,音譯塔瑪都)已經屠殺超過 2,800 名民主活動人士和其他平民(包括兒童),並逮捕將近 17,500 人。 《紐約時報》在 2022 年 12 月初報導,超過 140 萬人流離失所,許多人住在叢林營地。 在其屠殺、酷刑、強暴、轟炸村莊和其他暴行當中,軍政府在 2022 年 7 月下旬處決四名政敵,其中包括兩名著名的支持民主活動人士,激起了內部反對者的勇氣,並引起全球譴責。
聯合國祕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於 2022 年 11 月中旬在柬埔寨金邊市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會議中表示,「整體國際社會都失敗了,而聯合國是國際社會的一分子。」 「緬甸的政治、安全、人權和人道主義情況正陷入更深的災難。」
2022 年 12 月中旬,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一項決議,呼籲立即停止暴力,釋放包括民選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在內的政治犯,保持人道主義援助的暢通,並維護婦女和兒童的權利。 曾向軍政府提供武器的俄羅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投下了棄權票。
聯合國緬甸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湯瑪斯・安德魯斯(Thomas Andrews)在聲明中表示:「很顯然,是時候建立國家聯盟了。一個願意付諸行動,與緬甸人民站在一起的國家聯盟。而行動,正是緬甸人民所最需要的。」
獨立國際專家小組——緬甸特別諮詢委員會(Special Advisory Council for Myanmar)創始成員克里斯・西多提(Chris Sidoti)在新聞稿中表示,包括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在內的全球社會,必須採取措施以伸張正義。 總部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負責調查和起訴種族滅絕、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一再推遲實施ASEAN 的《五點共識》(Five-Point Consensus),儘管該共識已經在 2021 年 4 月獲得認可。 該協議尋求立即停止暴力、和平談判和其他物資補給。
抵抗運動的希望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國際壓力,以削弱軍方所設立的治理機構——國家管理委員會(State Administrative Council,SAC)。 抵抗團體並不信任敏昂萊將在 2023 年 8 月舉行選舉的承諾,就像他們對敏昂萊在政變之後誓言停止流血事件的態度一樣。
有跡象表明,塔瑪都的控制力正在減弱。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在 2022 年 12 月初的報告指出,除了士氣問題以外,國家管理委員會在取得彈藥、武器、糧食和新兵上越來越困難。 該智庫表示,與此同時,抵抗力量正在國家管理委員會所控制的領土上取得進展。
位於夏威夷的井上健-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aniel K. Inouye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緬甸問題專家米米・溫・伯德(Miemie Winn Byrd)博士告訴本論壇:「軍隊正在瓦解。」 「他們不再是職業軍隊了。 行為準則已蕩然無存。」
伯德最近訪問泰緬邊界附近的叛逃者和難民,她說軍事叛逃、國際壓力和內部支持的浪潮,是有利於抵抗的非致命因素。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在 2022 年 12 月初報導,維權團體已經呼籲全球武器禁運,並封鎖軍政府的航空燃料進口和外國收入交易。 民族團結政府在該月下旬歡迎美國通過立法,允許與緬甸流亡政府進行直接談判,並讓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能夠向反對塔瑪都的部隊提供非致命支援。
歐盟外交政策主任何塞普・波瑞爾(Josep Borrell)在 2022 年 12 月中旬告訴《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我們必須持續施加壓力。 這是解決此衝突唯一的可能出路。」
照片來源:法新社/GETTY 圖庫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