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员工
根据2025年5月的一份报告,印太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中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借贷计划带来的债务负担,“正在艰难地应对向中国偿还债务和利息的浪潮”。
根据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分析,世界上75个债务最沉重的国家2025年需要向中国偿还1580亿元(约合220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世界银行国际发展协会(IDA)确定了面临风险的国家。 IDA名单上的印太国家包括柬埔寨、斐济、基里巴斯、老挝、马绍尔群岛、马尔代夫、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缅甸、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斯里兰卡、东帝汶、汤加、图瓦卢和瓦努阿图。
中国通过其借贷计划,在2010年代对发展中国家的铁路、港口和道路建设进行了快速投资。 如今,这些贷款到期,让这些国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面临压力。 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报告指出,在这十年剩余时间里,中国在这些国家眼中将更多是债主而非投资者。
“中国国有贷款机构的压力,以及向国际民间债权人的偿付激增,让发展中经济体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其结果是债务负担增加,并挤压了对医疗、教育、减贫以及气候适应等关键领域的财政支出,”报告表示。
金融专家先前曾警告称,中国的贷款中有一大部分是不可持续的。 融资门槛低,让债务国推进了奢侈的基础设施项目,让人担心这些项目永远收不回投资成本。
据《欧亚时报》(EurAsian Times)新闻机构报道,印度拒绝加入中国的计划,并警告称,中国的贷款是其债务陷阱外交的一部分——这种策略向发展中国家发放巨额贷款,其中的条款让对方产生财政依赖,从而做出战略让步。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蓄意让各国不可持续负债,在债务国违约时,北京就能获得政治杠杆和关键资产的控制权。
斯里兰卡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6年至2022年间,斯里兰卡从中国国有银行大量贷款,贷款额约957亿元(约合132亿美元),用于投资建设高速公路、港口、机场和其他基础设施。 其中汉班托塔国际港、马特拉·拉贾帕克萨国际机场和莲花塔(一个通信设施和旅游景点)导致斯里兰卡背负高利贷,且实施进度严重拖后,形成不可持续负债。 斯里兰卡无力偿还汉班托塔港的贷款,被迫通过99年的租约将该港口及周边1.5万英亩的土地交给了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让中国对这一主要航运路线附近的关键海上资产拥有了战略控制权,引发了外界对其潜在军事用途的猜疑。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印太国家萨摩亚、汤加和瓦努阿图已经面临高额的中国债务,请求北京延长还款期限。 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表示,汤加在2006年的骚乱后大量借债,拖欠了约13.64亿元(约合1.9亿美元),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四分之一。
中国或许会同意延期偿还,但不会减免债务,北京也很少会无偿援助。 根据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全球研究所下属的AidData的数据,自从2013年基础设施计划启动以来,中国维持着31:1的贷款与赠款比例。
虽然中国的放贷规模近年来有所下降,洛伊研究所的报告特别指出其向所罗门群岛以及布基纳法索、多米尼加共和国、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非印太国家发放了大额新增贷款。 这些国家均在贷款发放前18个月内,将外交承认从台湾转向中国。台湾是一个自治岛,北京威胁要以武力将其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