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冲突/紧张关系

调查发现,中国在联合国派驻假冒的非政府盈利组织,以恐吓批评人士

法新社

一项调查发现,中国正在向联合国派遣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团体,假冒非政府盈利组织(NGO),监控和恐吓维权人士。

该调查名为“中国的针对性打压”(China Targets),共有42家媒体机构参加,其深入调查了北京用于在境外噤声批评者的手段。

其中部分调查由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于2025年4月公布,其中阐述了中国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愈演愈烈的攻势。该调查重点阐述了政府组织的亲中NGO在委员会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些NGO被称为“Gongos”。

这些团体挤进人权委员会的会议,赞扬中国,呈现出一派光鲜亮丽的叙述,然而这些说法与联合国及专家对中国广泛侵犯人权和镇压行为的调查结果大相径庭。

例如,时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主席202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提到,中国西部新疆地区可能存在针对维吾尔少数民族的“危害人类罪行”。其他报告重点叙述了西藏儿童与家人分离,以及香港民主人士遭到针对性打压。

但是,ICIJ报告表示,当真正的NGO在委员会上提出这类问题时,Gongos往往会努力干扰会议进行,并拿出其准备的证词。

报告发现,自2018年以来,在联合国注册的中国NGO数量几乎翻了一番。ICIJ对联合国注册的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自治台湾的106个非政府盈利组织的分析发现,其中59个与中国政府或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联系。

“这具有腐蚀性。报告引述米歇尔·泰勒(Michele Taylor)的话说,”这不诚实”。 米歇尔·泰勒于2022年至2025年1月期间担任美国驻人权委员会大使。

她公开谴责北京的行为,表示这具有“掩盖其自身人权侵犯记录,重塑叙事”的更广泛企图。

调查发现,对于计划就声称的侵犯进行作证的人士,北京控制的团体还变本加厉地进行监控和恐吓。

ICIJ及其合作伙伴表示,他们与15位维权人士和专门从事中国人权案件的律师开展了访谈,后者“表示遭到疑似中国政府代理人的监控或骚扰”。

此类事件发生在联合国大楼内以及日内瓦其他地点。

报告重点阐述了这样一个事件:2024年3月,一群中国维权人士和异议人士由于害怕北京在委员会的庞大势力,拒绝进入联合国大楼。

报告表示, “他们转而在附近的一座不具名办公楼的天台集合“,与联合国人权专员沃尔克·图尔克(Volker Türk)进行了秘密会议。

然而,四个自称是广东人权协会工作人员的人突然到来,询问会议的情况。他们并未受邀参加该会议。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副主席姆雷泰·阿尔金(Zumretay Arkin)向ICIJ表示,她相信那个广东小组在传达北京的信息:“我们在盯着你们……你们逃不过我们的追踪。”

此处插入评注

您的隐私对我们很重要。 如果您选择分享您的电子邮件地址,《论坛》员工将仅用于与您联系。 我们不会分享或公布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的评论中只显示姓名和网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