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非法活动

东南亚各国应对诈骗中心的安全风险

彼得·帕森(Peter Parson)

东南亚国家正在严厉打击诈骗中心,这一全球性犯罪活动每年诈骗数亿美元,同时侵犯人权,并对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当局正在打击这些诈骗集团,逮捕犯罪分子,解救被困劳工。 近期的行动针对缅甸东南部的妙瓦底地区,据报道,该地区的诈骗中心在有军政府背景的民兵保护下运作。2021年2月,军政府从民选政府手中夺权。

“东南亚的诈骗中心与中国跨国犯罪组织有密切关联,”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茱莉亚·迪克逊(Julia Dickson)向《论坛》表示, “这些诈骗中心依靠贩运而来的劳动力,将贩运受害者囚禁在守卫森严的园区里,强迫他们从事特定的非法网络活动,如冒充他人实施诈骗、数据窃取或洗钱。”

据《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报道,美国的诈骗受害者每年损失多达3653亿元(约合500亿美元),通常涉及虚假的加密货币投资。

在妙瓦底等缅甸边境地区,诈骗中心肆意滋生。军政府在这些地区有重大影响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防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史蒂芬妮·坎姆(Stefanie Kam)博士向《论坛》表示,网络诈骗、人口贩运、毒品走私和赌场赌博成为了这些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

“这助长了社会动荡,加剧了赌博成瘾、生计丧失和流离失所等问题,并加深了该国当前的人道主义危机,”她说。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2025年2月,泰国切断了对妙瓦底的燃料和电力供应,以打击诈骗中心。 同月,泰国皇家陆军宣布,他们从缅甸的诈骗园区中解救出了260多名强迫劳动受害者。 获得解救的人员来自多个国家,包括孟加拉国、巴西、中国、埃塞俄比亚、日本、尼泊尔、巴基斯坦和菲律宾。

2025年3月,新加坡警察部队反诈骗中心报告称,在过去两个月,其与四大银行合作,阻止了超过4.22亿元(约合5800万美元)的潜在诈骗损失。 该行动使用了自动化技术来迅速识别和保护遭到诈骗的银行客户。

2024年9月,印度尼西亚与菲律宾通过联合行动,在印度尼西亚逮捕了菲律宾打拉省(Tarlac)班班市(Bamban)的前市长。 据《经济学人》报道,嫌犯系中国公民,用多个假证件伪造身份,在班班市的离岸博彩运营商中心遭到警方突袭后逃离了菲律宾。该嫌犯“涉嫌运营一个比所在城镇规模还要大的诈骗园区”。

2024年7月,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马科斯宣布取缔此类博彩中心,表示此类博彩中心所从事的活动“已彻底偏离博彩本质,而沦为金融诈骗、洗钱、卖淫、人口贩运、绑架、酷刑甚至谋杀”。

彼得·帕森是《论坛》投稿人,常驻新西兰汉密尔顿。

此处插入评注

您的隐私对我们很重要。 如果您选择分享您的电子邮件地址,《论坛》员工将仅用于与您联系。 我们不会分享或公布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的评论中只显示姓名和网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